第十一章 我有一百个问题1(1/4)
冬去春来,玄奘已在大觉寺呆了数月之久,与道岳法师共同参研佛法,学习《阿毗达磨俱舍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遂成忘年之交,渐渐地便无所不谈。
一日,他们竟聊到了皇帝新修的家谱——
“南北朝时期西凉国开国皇帝李暠是当今圣上的先祖,”道岳法师说道,“他同时也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后裔,李暠生子李歆,西凉国传到李歆就被北凉灭了,李歆的儿子逃到南朝的宋国,后来生子李重耳,李重耳生子李熙,李熙生子李天赐,李天赐生子李虎,而这个李虎就是当今圣上的祖父。”
听道岳法师详细介绍着这份帝王谱系,玄奘不禁微笑道:“开国皇帝都会弄一个自己认可的谱系表,那也不足为奇。依玄奘看,圣上的这个谱系着实牵强得紧。”
“何以见得?”道岳法师有些鄂然。
玄奘道:“当今圣上认西凉开国皇帝李暠为先祖,大约是想说明其出自龙种,注定是要当皇帝的。但李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的头领,而这个头领的身份还是手下的段姓将领怕自己不能服众强加给他的。”
“说得也是……”道岳法师若有所思地说。
“还有,”玄奘接着说道,“这个谱系的另外一个破绽是李重耳,据《魏书》记载,根本就没有李重耳这个人。这个暂且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圣上既然追认老子李耳为自己的先祖,李耳和李重耳只差一个字,李重耳作为老子的后裔居然不知为祖先避讳,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是啊!”道岳登时恍然,“玄奘法师,亏你想得出来,这谱系其实矛盾重重,不攻自破啊!明日,老僧定当上表圣上,禀明此事。”
“师父还是不要上表的好。”玄奘淡淡地说道。
“这是为何?”道岳奇怪地问道。
玄奘道:“圣上修家谱,自称是道教祖师的直系后裔,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证明李氏有当皇帝的命,借此抬高身世,以志正统罢了。师父又何必强去辩明?”
“可是,圣上亲自到国子监宣布,国中三教,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硬是借用朝廷力量,打压佛门。还有那个太史令傅奕,自武德四年起,年年上表,请求废除佛教。道士们也跟着步步紧逼,大有不灭了佛门誓不罢休之态。老僧身为佛门弟子,如何能对此听之任之?”
道岳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
在隋代,文帝杨坚生于佛寺而非道观,于是佛先道后;现在李家上台,一众道士不免兴高采烈——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
早在武德三年,道士歧平定就利用高祖在道教胜地楼观祈福的机会,率先提出老子乃是皇室先祖的说法。
同年,晋州樵夫吉善行奏称,看见一骑白马的老叟对他说:“与我告唐天子一声,我是他的祖上,今年贼平之后,子孙享国千岁。”
此类事件如此凑巧而密集,实在不能不令人怀疑背后有统一的部署。
这些把戏当然逃不过李渊的法眼,然而他却乐得顺水推舟,因为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来为皇室服务。
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势力强大,社会门第观念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氏族门第之中,李唐家族根本就排不上号。
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曾让高士廉做《氏族志》排定天下姓氏,高士廉以为李世民开明,斗胆仍将山东崔姓排第一,皇姓排在后面。不料李世民勃然大怒,硬是依靠皇权钦定李姓为上上姓,居第一等;外戚姓氏为上中姓,居第二等;崔姓等氏族大姓为上姓里面的下姓,居第三等。
这件事情固然说明李世民并不是真正有多开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出身是何等的重要。你没有一个好祖宗,即使当了皇帝,人家也照样把你排后面。
李家父子就是这样,虽然自称是北周贵姓,虽然当了皇帝,但在自命不凡的氏族面前仍然有一种暴发户般的发自内心的心虚。为了抬高皇族,皇室挖空心思与分量严重不足的西凉王族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