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逛窑子(2/2)
/p>“哟呵,你小子还懂建筑?”/p
窑洞外的班鲁,放下手中的烟斗,脸上的表情颇为丰富。/p
李阳笑笑没说话,暗叹,没想到在这鸟不拉屎的极地,还有大量的黏土存在,怪不得镇民们都喜欢挖地窖……/p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吉利镇,这个距离帝都偏远的小镇子,其实并不像人们口中说的那样,土地贫瘠。/p
相反,这里一点都不贫瘠,还盛产黏土!/p
只不过,由于黏土的土壤透气性差,缺乏植物生长必须的养分,植物在这种土壤中很难或者说是根本无法扎根,再加上气候严寒,故而很少有植物适合在这种土壤上生长。/p
显然,这样的条件,对于神种来说毫无影响,但以后他真的不能再说这里的土地贫瘠了。/p
要知道,黏土可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主要由颗粒非常小的硅酸铝盐构成,而除了可塑性强的特点以外,其中还包含许多矿物质,比如铝,还有少量的镁、铁、钠、钾和钙。/p
黏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岩石和土壤中,在农业方面没有太大作用,但却并不代表在工业方面没有价值,用它来做耐火材料、建筑材料,还有制陶是再适合不过的选择了。/p
“大师,你相信我,其实就算不盖篷布,这窑洞也不会塌的。”/p
“我信你个鬼!”/p
“……”/p
班鲁用手中的烟斗敲了敲窑门,不耐道:“我说,你这小子不会是想住在里面吧,再不出来老夫可不管了。”/p
听闻,李阳赶忙将松柴扔到窑洞内,猫着腰跑了出来。/p
不过他并没有说谎,众所周知,黏土是不惧怕火的,至于吸水后,体积的确会稍为膨胀,且内部组织结构变得不稳定,但还远不至于垮塌。/p
同时,结合当地寒冷的气候,以及可用木材稀少等不可抗因素,他认为窑洞冬暖夏凉、十分经济,又不需木材,而且还防火、防噪音,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p
所以,除了烧制陶瓷以外,拿来住人也未尝不可。/p
毕竟在前世的陕北地区,窑洞人民依旧存在,他们勤劳朴实,憨厚善良,默默耕耘,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仍在持续,至今不变。/p
而如果非要将其用于制陶,那么,黏土筑成的土窑却并不是首选,只有石窑,才是耐热时间最长的。/p
但不管怎样,这回李阳总算搞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原来镇子有很多的黏土,还有……/p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逛窑子!/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