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海权论(1/3)
早在坤元年间,大周因为长年对外征战,盘踞倭国、琉球的倭人便伺机侵入大周的粤州、海州等地,致使海边百姓损失惨重,先皇大为恼怒,可惜无暇顾及,只能下旨驻军全力剿灭,同时实行海禁。这招很见效,那时的驻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时常杀得倭人丢盔弃甲,时日长了,倭人也不敢再犯了。
倭人侵犯大周,罪魁祸首其实在前朝,前朝末年,朝中有些官员为了一己私利,建议实行海禁,禁止百姓出海谋生,而后,各地拥兵的诸侯勾结朝中大臣,武装押运货物,飘洋过海,获取大量的利益,只是苦了沿海的百姓和普通商人,琉球、倭国本来就资源缺乏,长久依靠前朝的海运贸易,徒遭海禁,开始也是极不适应,后来聪明的商人勾结沿海官吏、诸侯,照样运输,故沿海地方暂时安宁。前朝分崩瓦解后,大周控制了大量的沿海地带,先皇忙于征战,无暇顾及海上贸易的管理,加之不便多改变前朝的政策,故沿袭了海禁政策。倭国商人再次失去了贸易途径。这时,先皇对官吏管理颇为严格,世家亦支持先皇之决定,故无人敢与海外商人勾结,如此一来,距离大周最近的琉球、倭国日子愈发难过,便出现了倭人抢掠大周沿海州县百姓之事。
其后,大周征战顺利,统一中原,海外之人更是不敢骚扰,先皇为保大周自身安宁,重视沿海的管理,沿海各州、县都设有驻军,许多年太平无事,只是沿海百姓活不下去,纷纷逃亡。后来,大周连续获取粮食丰收,粮食交易遍布中原甚至西域,海外商人眼红不已,慑于大周龙武军的威名,不敢大张旗鼓,开始偷偷摸摸与沿海百姓交易,不少商人为了获取利益,也冒险与海外商人交易。各地驻军上报朝廷,未得明确旨意,也就没有过多干预。
周世平早已经知晓这一切,穿越的他深深明白闭关锁国的害处,故压下了各地驻军的奏章,如今大周渐渐国富民强,早应该废除海禁政策了。
周世平在政事堂集议上提出了废除海禁政策、强水师的建议,一致获得通过,当然还有不为外宣称的事宜:琉球便是如今的台湾,自古便是中国领土,当仁不让要收归己有,倭国是后来的日本,当时还不起眼,收复不现实,但一定要控制,至于高丽,早就是前朝的属国,待水师强大后,大周海上、陆地都有优势了,征战天下不是更顺利。
开平5年1月,皇上颁发圣旨:废除海禁政策,允许海外商人进入大周实行交易,同时沿海百姓可下海捕鱼。
另一道圣旨颁发:龙武军中军副统领谭振以及手下军士直接转为大周水师,谭振出任水师统领,驻地为琼州。
大周朝廷颁发了废除海禁政策,海外的商人欣喜若狂,两相比较,琉球、倭国、高丽的粮食近5两银子一担,大周只要1两5钱银子,这中间的利润足可令人发狂。
大周的商埠尚在建设的过程中,数不清的海外商船、商人蜂拥至粤州、海州、琼州等地,在商埠外排队等候,获取大周的经商海运许可证,同时,不少商人派人与大周士绅、百姓联系,收购粮食。大周不少官吏、百姓第一次见到金发碧眼的海外人,大为惊奇,应允了这些商人的交易要求,也使得这些海外商人捷足先登,首先获取了好处。
海外商人带来了大量的本地商品,除了一部分孝敬官吏、士绅,大部分用来交易,以获取收购粮食的资金。
大周海禁已经有30余年,前朝海禁亦有10余年,大周沿海普通百姓多年未与海外商人接触,对他们带来的商品很是稀奇,其中的地毯、香木更是受到了士绅的青睐,此外,商人还带来了一批黑人奴隶,价格便宜,士绅、官吏为图新鲜,纷纷购买。
刘坤明被任命为商贸监少监,正7品,专门署理海运事宜。这个部门,是周世平建议设置的。上任伊始,刘坤明来不及高兴,便忙得不可开交,叩谢皇恩后,人还在京城,上门的商人几乎挤破了府门,刘坤明事情太多了,完善海运赋税征收事宜、配备足够的官吏、管理大周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