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陈年旧事(2/2)
笔为这篇好文作序,由此这篇文章风靡整个京都。洛京的文人争相传抄,竟使得物产丰富的京城内,纸的价格也涨了好几倍。更有甚者到外地买纸,只为摘抄这篇落榜的诗赋。然而由于惠宗始终对前朝皇族有戒心,陈玄之接连考了几次还是落榜。其后不久,他自己开了间书院,每次只收十六人,谁曾想满条街都挤满了前来求学的士子们,其中不乏有一些已经小有名气的士林中人愿意拜在其门下。后来陈玄之的名气便在整个洛京传开,直到王权一诺被立为储君,在太子的万般请求之下,惠宗才下旨召其入宫,封为太子少保。
“免礼,太傅请入座。”皇帝合上最后一本奏折,又对着刚刚的白胖太监道:“杨忠,你把这些奏折拿下去,朕没批阅的让政事堂的宰相们酌情处理。”
“诺。”
陈玄之正襟危坐于下首一侧,茶水上毕,宫人们都退了出去。
殿内随即陷入一片死寂,二人都没有说话。
“太傅觉得我这样对少裴是对的吗?”上首的天子率先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皇上心中已有了答案。”陈玄之不紧不慢道。
“可是,我总担心对于少裴来说,负担太重了一些...”王权一诺神情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毕竟他是看着自己的弟弟长大的,他这位弟弟谈不上顽劣,却总是做些出乎常人意料之事。
“皇上多虑了,国师与老臣的看法一致,王爷平日里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深藏不露,有安国之大才,只是志向不显。”陈玄之捋了捋下颚的胡须,沉声道:“等王爷蓟北之行归来,能得皇上亲口嘱托,王爷定能安国定邦。”
“也只好如此了。”王权一诺嘴边露出一丝苦涩,“当年,我是不是应该推拒太子之位呢?”
“皇上万万不可这么想。”陈玄之赶忙起身拱手拜道:“梁王性格暴虐,一旦即位必定手足相残,且天下也不得安宁。而吾皇仁厚,无论是为亲情还是为天下百姓计,还请皇上莫要多想。”
“太傅不必多礼,是我错想了。”王权一诺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转移话题道:“不知少裴蓟北一行是否顺利。”
“范公忠义,朝廷上下皆知,况且有皇上的亲笔书信,想来范公也会支持的。”
“只是...老臣有一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陈玄之欲言又止。
“已经到这个时候,太傅有话尽管直说。”
“老臣是想着,王爷已经至弱冠之龄,理应考虑婚姻大事了,古代先贤,也都是先成家再立业。”陈玄之正色道:“因此,老臣请求皇上予长平王赐婚。”
“嗯...此言有理。”王权一诺顿时恍然大悟:“是我考虑不周了,想当年我也是先成婚,再被立的太子。那太傅可有心仪人选?”
“这个,具体还是应由皇上定夺,父母不在,长兄如父,想来王爷也不会推拒...不过臣听说北越长公主尚未婚配,年龄与王爷相当,且容貌过人,可为良配。”
“北越长公主?”王权一诺有些怀疑道:“北越与我国年年交战,他们会愿意把长公主嫁过来?”
“皇上有所不知,北越现今皇族萧氏与四大贵族的矛盾愈发凸显,臣听闻越国皇帝前不久想罢免其中一个反对派的官职,都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况且现在他们头疼的敌国应是西凉,倘若王爷能与长公主和亲,无论是对虞国还是对越国,都是极为有利的。”陈玄之胸有成竹道。
“那太傅具体打算怎么做?”
“依臣之见,皇上可派使者拟一封书信送去,看看北越那边的态度,这样既有商量的余地,也可以把意思传达清楚。”
“如此甚好...”
计策已定,二人相视而笑。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王权少裴莫名感觉心中一寒,他抬头瞧了瞧头顶的太阳,心道这是怎么回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