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 >> 9 儒释道辨法2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32176/

9 儒释道辨法2(1/3)

却说沈三问今日上殿请求这全民教育,还有几人为他暗中担心,便是公主府里一众主仆了。

公主只想着,这事能成便成,不能成,也不要被为难过甚,让驸马下不来台便好。

至于崔玄,他是不看好的,这实在是难,这几年,为了普及识字,公主府的财政吃紧,办事都得斟酌一二,有些放不开手脚,这推行到全国去,为难的就是皇帝陛下了。若有不慎,引发一些阶层的反对,或者是读书人多了之后有些人不安分,还会动摇国本。

陛下会允许他乱来吗?朝廷的反对之风,又会是何等的激烈。

崔玄已经做好准备,该如何安慰他,词都想好了,“三问,你就不要执着了,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今文字普及率尚且不足,等到国人竟皆识字,不肖五年,那时候,在下一代中推行学文,父兄辈还能帮衬,年轻一辈又能将内容带回家中,相互学习,事半功倍。就算这次失败了,也不要紧,咋们日子还长,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陛下总有同意的一天。实在不行,等到公主登基,我们一定助你将全民教育办的风风光光,那些老顽固再也阻挡不了。”

再说朝堂上,沈三问对这个对手还是很满意的。

不过,这个对手还是曲解了老子的意思。

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避免分歧的顺其自然,也不是将人同化,弱化。而是遵循天地大道,用无为的手法,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只在道德经的第三章中指出使民无知、无欲,但老子的目的不是愚民,相反,他还主张人人修道,不是修养道德,也不是修炼,而是学习他的那一套世界观、方fǎ_lùn、以及为人处世的哲学。

这套哲学,哪里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能学会的,听他那个道道道道的理论,就能把人逼疯,跟不用说听明白。

老子是一位持有朴素辩证法的哲学家,而沈三问,是一位受过马列主义熏陶的哲学学生,所以,沈三问自认,在辩证法上是比其他人更优秀的。

如今尊崇老子之说的人并不多,但是沈三问知道,武则天在一定程度上赞同老子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使民无欲利于统治,所以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大意,略加思索,思维组成一个完整链条。

沈三问问道,“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说万事都存在一个内部的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

沈三问又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是不是说好事坏事都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换的。”

“是,但并不是说,如今大周就到了能够施行全民教育的时刻,施行全民教育就能让大周更好,或许将来有一天没有天灾人祸,财政松裕,可以实现,但绝不是现在。”

沈三问没有顾忌他的反驳,继续开口问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不是说,懂得大地厚德载物劳而不怨,再明白天的施恩不求报,生长万物的伟大,最后才能明悟大道的自然,从而遵循着一套天地大道的规律,达到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是,没想到驸马爷也爱黄老之说。”

沈三问挑了挑眉,老子这说法,又拗口又麻烦的,“老子说过,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qín_shòu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可有说过,人无知而社稷自安。”

“老子并未如此说,但是却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读书人却是心气最高,志向最高。”

沈三问:“这是自然,因为自董仲舒以来,读书人都学得儒家的学说,而非道家。道家治世者靠的是领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太难,远没有儒家对家国和大公的解释透彻。”

儒家强调君君臣臣,为臣就是要学习文武艺,保国安民的,没心气,没志向,能成什么事。

沈三问继续道,“国家和人民的秩序,老子虽然没有写明,但是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随着社会变化变化,遵循社会规律,遵循人的变化,让他们虚心弱志,不要

状态提示: 9 儒释道辨法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