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孝乃国本(2/3)
无话可说。这时,重华宫内侍去园子里捉鸡,不知怎么搞的,两个人怎么也捉不着,便相与大呼:“今日捉鸡不着!”当时,临安人称乞酒食于人为“捉鸡”,内侍们显然语带讥讽,暗指孝宗寄人篱下的处境。
孝宗虽佯装不闻,但内心的愤怒与痛苦可想而知,毕竟光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连起码的礼数都没有,作为父亲,岂能听之任之?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儿子已四十多岁了,胡子都白了,又是一国之君,可不同于一般的父子,不能说的太直白,说的婉转,他就装听不懂。想到这些,他更觉苦闷。
这年九月末,光宗生日前夕,又是常朝之日。大殿内,雕梁画栋,绣慢流苏,在金黄色的烛光映照下,一切都富贵而温馨。
群臣上贺表,又提醒道:皇上应该去北内看望太上皇。
礼部尚书杨文端手执笏板,极为中肯地说:
“太上皇年岁已高,他深爱着陛下,如同皇上深爱着您的儿子嘉王,万一太上皇见不到您而发生意外,陛下还有什么脸面见天下人?”
光宗听后,内心似有触动,决定在重阳节前夕,朝见太上皇。
那日,众位宰执和侍从官员立于殿下,光宗已是一副出行装束,准备即刻上龙辇,率文武官员朝见太上皇。
恰在此时,李皇后忽然出现,一把拉住光宗皇帝,说:“官家,外面天气太冷,不宜出行,还是回宫饮酒吧。”
农历九月,临安的气候凉爽宜人,哪里说得上冷呢?李皇后一拉,百官惊呆了,不知所措,只有中书舍人陈君良连忙劝道:“皇上,使不得,众位大臣都在殿外等着呢!”
岂料,光宗竟然充耳不闻,乖乖地跟着李皇后,走向内宫,陈君良急了,上前一把牵着光宗皇帝的衣裾:
陛下千万不要回宫,太上皇正在北内翘首以待。陛下若回宫,会令太上皇伤心,天下臣民失望。
李皇后恶狠狠地盯着陈君良,怒声呵斥:“这里是什么地方,你这个秀才不要脑袋了!”
陈君良含着泪,满是希望看着皇上,可光宗头一偏,还是弃群臣于不顾,随李皇后回宫。
陈君良曾在恭王府当过几年直讲,给当时的恭王讲过课,恭王的情况他全知道。恭王赵惇封为太子时,他二哥赵恺还活着,不过不在京城,能与他争夺皇位的,也仅此一人,因而,这个太子做得战战兢兢。不几年,二皇子甍逝,竞争对手没了,他做皇帝只是个时间问题。在他做太子期间,从未听说皇上对他有什么不满,也没发现他有什么宏伟的理想和杰出的才能。过了四十岁,就显得急不可待,希望皇上及早传位给他。为此,他还请吴太后出面,在孝宗面前讲情,岂料,孝宗皇帝也有苦衷,就没同意。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加上李皇后背后挑唆,因此,赵惇对他的亲身父亲心怀不满。
陈君良经过思考,觉得作为旧臣,应该劝谏,第二天呈上《谏皇上朝见太上皇札子》。其中说道:
我朝自太祖登基,一向注重孝道,讲究忠孝治国。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能孝之人是孺子可教。不孝之人,不可与交,成为交友的信条。生儿方知父母恩,寸草难以报春晖。太上皇孝宗虽是高宗继子,然而事亲极孝,为天下人所共知。陛下是太上皇嫡子,而今,太上皇年老体弱,却不去朝见。陛下所为,如何对得起当年高宗皇帝的嘱托?又如何树立表率、教化万民?
常朝之日,左丞相留正率全体宰执官员,觐见光宗。恳请光宗驾御北内,朝见太上皇。
可是,奏疏上去,毫无回音,光宗仍然我行我素,不提朝见太上皇之事。经过打听,方才得知:他的折子皇上看了几眼,丢在一旁,李皇后让人收了起来。
次年正月,光宗两次去重华宫,探望太上皇,第二次,李皇后随同。
三月,光宗又陪太上皇、皇太后游览聚景园。
此后,光宗便真的病了。
事情发生在这一年的冬天。这一天是光宗的重要日子,一年一度的拜祭天地大典。这是历代皇帝都极其重视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