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不一定正确的历史观(2/2)
,在历史上,黄巾为什么失败?因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始终在贯彻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
各个时代,掌握知识的人,其名称是不同的。
他们有时候正义,有时候邪恶。但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很强
上古时代,书籍只能用竹简做,受众面少,结果就诞生出了百家;东汉,印刷术发明了出来,结果就诞生出了士族;唐宋之间,印刷术扩展和普及了,结果就诞生出了文官集团。
百家是积极的、向上发展的。知识在他们手中,其结果是中华文明出现了最为光芒灿烂的一个时期;
士族是衰颓的、落后的,但是依靠知识的力量,即使五胡乱华、万马齐喑、赤地千里、血流成河,他们的势力依旧维持了几百年;
文官是保守的、追求平衡和稳固的,即使最后堕落了,他们也依旧开创出了一段时期的辉煌。
这个时代,是士族即将诞生,中华文明即将迎来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时期的前奏。如果,如果能拨乱反正,把整个士族阶层扼杀在萌芽中,不给他们诞生的机会。那不是比救区区几万个美国人强太多了吗?
这样思考了一阵之后,王洛不由得兴奋起来了。
目标,确定好了,就是这个。
然后,矛盾需要捋清。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显然,黄巾起义属于“一切事物”的一部分。而这次起义,其主要矛盾,应该是原始宗教体系进化后的初级宗教体系,与血缘亲情体系进化出来的封建君权体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而之后,便是进行直接对抗的,汉军和黄巾军之间的矛盾。这是首要矛盾,而别的,我和郭大之间的矛盾,我和别的军官之间的矛盾,士兵们对郭大的不满所产生的矛盾,都是次要矛盾。
当前,主要工作是击败...或者至少击退汉军。
为此,需要团结的就是士兵一方,以及别的有战斗力的军官。
状态提示: 第十一节 不一定正确的历史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