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鉴赏家》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大鉴赏家 () >> 第二百一十章 洮砚(第四更)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98726/

第二百一十章 洮砚(第四更)(1/2)

砚台,在古代读书人的位置,就跟现在富二代眼中的豪车差不多,没有一辆超跑什么的,好意思说自己的富二代?敢出来炫富吗?

“它不陌生吧?大家应该都了解。”赵天明笑道。

作为出身教师世家的人,怎可能不认识这种东西?

“知道是砚台,但什么年代,具体是什么砚台,就不得而知。听说,砚台也分很多种,是吧?”陆雅婷的大哥问道。

赵天明点头:“砚台根据砚石的不一样,种类繁多。在中国,最出名的,就有四种,也被称为四大名砚。他们分别是我们省的端砚,唐朝时期就开始开采。晚唐时出产自安.徽婺.源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

“那它是那一种?属于名砚吗?”陆雅婷问道。

赵天明将砚台放下来,指着砚台说道:“你们看,这颜色,是所有砚台中最特别的,显翠绿色。”

这种特征的砚台,非常明显,是四大名砚中的洮河砚,简称洮砚。

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

“它是四大名砚中的洮砚,非常好辨认,是所有砚台中所不具备的颜色。”赵天明对他们说道。

陆雅婷的大哥一阵喜悦,既然是名砚,那肯定很值钱啦?

他现在还供着楼房,压力比较大,养老婆孩子,几乎没有收入剩余给爸妈。当然,他爸妈也不需要他帮衬,甚至有时候还补贴给他家用。

因此,他对钱还是挺敏感的。俗是俗了点,但生活没有钱行不通呀!自己可以苦一点,但老婆孩子,总得努力让他们生活好一些,是作为一位男人的担当。

“值钱吧?”

陆雅婷无语,自己这个大哥,被生活折磨成什么鬼样了?开口闭口都是钱。

如他所愿,赵天明点头:“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怎可能不值钱?现在,洮砚的石料已经非常稀少,差不多是枯竭了。”

它们的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比玉的形成要多几亿年。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

“你们别看市场上好像也很容易看到这种砚台出售,满大街都是的样子。可是,九成以上,全都冒牌货。”

赵天明告诉陆雅婷的大哥,别说现在,放在古代,洮砚的石料都是无比珍贵,严格控制开采的。

里面就有一个故事,说为了加强对矿区的管理和保护,防止当地村民和外来人等的非法采石,土司和当地的头目除采取严厉的行政手段外,还通过寺院等宗教机构,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来束缚人们。

他们在洞窟门边的石岩上凿一块极大的喇嘛爷神碑。购石者必须在采石前向“喇嘛爷”献上一只绵羊,并在碑前祈祷祭祀后,才能进洞采石。

否则,据说不仅采不出好石,而且还要遭到不幸,当地还要遭受冰雹之灾。

对这些迷信观念,谁也不敢贸然去作试验,民们深信不疑,不仅自身不敢丝毫触犯,并且严格制外人,不得擅自行事,有违神明。

土司的这一措施,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制度,虽带有一定的欺骗色彩,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管理方式。

“到了民国的时候,破坏就有点严重了。今天,洮砚之所以资源那么紧缺,很大程度上,就是民国时期不科学开采所造成的。”

赵天明跟大家解释:民国后期,朝政腐败,横征暴敛,更加战事不断,烽烟四起。土司为了八面应付,谁也不敢得罪,只有加重对其属民的盘剥和榨取。作为贡物的洮砚,年贡数猛增。

石料需求、开采量也相应增大,对矿区的管理逐渐趋于混乱,采掘全以眼前利益为准,杀鸡取蛋,资源浪费严重。<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章 洮砚(第四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