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关乎最高当权者的问答(2/3)
以重回军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条件。沉默了好一阵,张世杰叹道:“让我再想想。再想想就好!”
张世杰这边还在想,宋军那边就已经有了新战果。攻克鄂州的两天之后,宋军渡过长江包围了汉阳。攻城模式还是如法炮制,蒙古军根本没有反抗的手段。与鄂州不同,汉阳守军再也没有长江可以利用,宋军死死堵住从汉阳进入水道的通路。这才发动攻城。
此战也是大获全胜,在汉阳的一万守军被尽数歼灭。从鄂州逃出去的蒙古万户戈尔滕与汉军万户蒋清志都被俘获。至此,宋军完成了赵嘉仁制定的战略的第一步,不让蒙古军顺利的从汉水冲入长江。
赵嘉仁靠信鸽很快得到了消息。蒙古则靠马匹,在好几天后才得到了消息。大汗忽必烈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他没想到宋军的行动如此迅猛,之前双方约定停战的时候,大汗以为赵嘉仁打到汉阳怎么也得一年之后。
现在的局面就变成了蒙古军有些进退维谷。如果不管赵嘉仁的话,赵嘉仁就可以很轻松的顺汉水而上,进攻襄阳。如果失去了襄阳,就意味着蒙古退回到二十年前的战略局面。这让付出巨大代价才攻克襄阳的忽必烈非常生气。
在蒙古大汗召开朝会的同时,宋军稍加修整就沿着汉水北上。这是之前计划里面认为情况最好的预想。只要夺回襄阳与樊城,加上已经收复的河南南部,大宋的防御体系就可以再次完整起来。那时候蒙古人说什么都不重要。因为战争的前线就已经推倒河南去了。
在蒙古朝堂上,蒙古君臣也有同样的认真。为了能够攻克襄樊,蒙古动用了二十万军队,而且险些成功灭掉宋国。南征大元帅伯颜用他一贯的冷淡语气说道:“若是被宋国夺回襄阳,我们此生只怕再回不到那里。”
如果是在明清时代,这话大概会被一些人跳出来骂。然而在蒙古,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这些精通战争的重臣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包括忽必烈在内都知道这是唯一结果,所以蒙古大汗问道:“该如何处置?”
伯颜其实很想说,‘认了’。可他知道说出这话就意味着主张完全停战,蒙古内部有人这么想,有人不这么想。所以大元帅并没有说话,他等着其他人表达战略看法。
重臣们议论纷纷,而郝经开口了,“陛下,宋国任意妄行,不守约定。臣以为还是得加以教训才行。若是置之不理,便让他们不断蚕食。今日若是放弃襄阳,明日要不要放弃山东。”
一提起山东,忽必烈的脸色就变得更加不好看起来。蒙古在禹州到枣庄之间开矿炼铁,结果宋军到达之后,这些铁就没能继续送来。这些区域一马平川,适合蒙古骑兵驰骋。然而伯颜指挥十几万军队在更平坦的归德府外都被宋军击退,忽必烈可不想重蹈覆辙。
郝仁听着自家老师郝经的说法,心中也有些讶异。如果是以前,他的老师郝经一定会因为现在的局面而强调和平。没想到遭到了赵嘉仁的学术批评之后,老师就从坚定的主和派变成了某种程度的鹰牌。这种变化对于郝仁来说,是有些令他失望的。
见别人没说话,郝仁忍不住开口了。“大汗,襄阳的用处就在于我们能够走这里进攻宋国。不过以当下的局面,我们想和宋国打仗根本用不到襄阳。在山东,在河南,我们可以随时与宋国交战。既然如此,襄阳留着也没什么用处。若是大汗不想放弃襄阳,我倒是觉得可以与宋国由停战转为议和。议和中要求宋国割了襄阳给我们……”
忽必烈听的眉头皱起。这才是他感到最麻烦的事情。襄阳本身并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有意义的是襄阳能为之后的行动做准备罢了。现在蒙古对未来的期待中已经没有灭宋的选项。
转头看向张弘范,忽必烈问道:“张弘范,若是再征兵,你觉得可以征集到十万兵么?”
张弘范在此次伐宋当中名声赫赫,对于大汗的提问,张弘范连忙答道:“大汗,此事不易。之前的北方汉军已经在伐宋里面有收获,所以他们只想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