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西北向(1/2)
睡了两夜书房的阮大人,看公文时眼圈都泛着乌青。送公文的书吏看了一眼,关切道:“大人切记保重身体,不可太过操劳啊!”又看了书案上一摞一摞的本子,叹口气:“公务繁重,身体更要保重啊。”
阮大人坐直伸展一下腰背,又揉了揉眉眼处。看左右四下无人,轻声道:“那里是为了这些公务,是为了我那心尖子上的女儿,唉,真不知如何是好!”
“大人若信得过小的,不若说两句让小的参详参详?”
这书吏年纪比阮大人还长上几岁,头发胡子斑白,是个老实谨慎的。阮大人想了想便道:“我那女儿,自幼我便给定下了苏家的嫡子苏泉。现在到时候完婚了,可是那孩子,有些荒唐,内人闹得厉害。你说,又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还要我跟旧日同僚撕破脸皮吗!”
书吏惯常安分守己,无事不出门,所以没怎么听说过苏泉的事迹。想了想便道:“年轻人,哪个不浮躁两年?便是我这般不成才的,年幼时也是剪过先生胡子,还给茶杯里吐过吐沫的,这都不叫什么,年岁大了,自然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了。更何况有大人您照管着,还能差到哪去!”
阮大人想了想,没错,大不了待二人完婚后给他安排个职位,磨炼一番。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成了亲,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为女儿磨一磨。
二人几句话,便释下了阮大人的心结。可二人都忽略了一件事。书吏所说的顽劣事迹乃是稚龄幼童的胡闹,而苏泉已经是二十岁的成人了!
一路行来,植被越来越少,黄沙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宽广。风中的沙尘越来越密集,赶路的人只能眯着眼睛。
“驾,驾!”一队近百人的马队呼啸而过,将黄沙中寥寥无几的细草碾碎成泥。
“爷,休整一下吗?”随行侍卫满面尘灰,嘴唇有些干裂蜕皮,脸色黑的有些不自然,很明显是近几天突然之间黑下来的,像是囫囵的涂抹了一层锅底灰。这一队人大都是这样,只有少数一部分人还保持着原本的肤色,刘铮就是其中之一。
刘铮放眼望去,目力所及,一棵半人高的草都没有,就算要休整也是烈日暴晒之下。好处就是不必担心有人突袭。回头看了一眼风尘仆仆的众侍卫,慢慢放慢马速:“停,原地休整。”
好在带来的水和干粮还算充足。
众人背对着日头,将包衣服的小包裹放在滚烫的沙土上垫着屁股坐下,喝水,扯着脖子吞咽干粮。
“都走了两天了,这路可真长啊!”
“可不是,舆图上就那么一小节,跑死马了都!”
“快到了吧,不说是三日马程吗!”
“就是,再忍一天也就到了。”
“这路虽说艰难点,可是快啊,若是绕路的话,怕是要多走上三天的。”
……
虽然人人都疲惫的很,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还是很快活跃起来,话语声不断。
刘铮身边坐着的是几名亲卫,居然带了几根竹竿在马背上,此时便一根根绑起来组成个“门”字,将几件衣服挂在上面给刘铮遮挡烈日。几人比其他人斯文一些,至少嚼干粮发出的声音比较小,可以忽略。
“爷,照舆图指示,再有半日就要走出这荒漠了,然后会有连绵山脉,该小心了。”
刘铮不语,这片荒漠差不多可算是天然的界限,将大梁的安居乐业和边塞的铁血狼烟分隔开来。西北地界,除了当地百姓和朝廷驻军,另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马匪。
马匪中人员构成复杂,以当地地头蛇为主,此外,内地逃犯,西北胡人都有,抢掠来往商旅,手段残忍,是此地一大毒瘤。这些人行动迅捷,来去如风,此地又地广人稀,朝廷大军还要时刻提防着西北各小国敌人,分身不遐,是以让他们越做越大,成了气候。
又一亲卫道:“我们有大将军给的令符在身,即便遇上了,他们也该给个面子。”
“不用。”
“什么?”亲卫一时不明白。
刘铮看着远处白晃晃的天际:“不到万不得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