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盛世风波》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盛世风波 () >> 第二十一章 上书借兵禄山想扩军 巧作安排忠嗣破阴谋(上)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97906/

第二十一章 上书借兵禄山想扩军 巧作安排忠嗣破阴谋(上)(2/4)

带兵,我最放心。这次让你当先锋,我有些担心。但其他人更不行,只有冒险啦。想不到任务完成得如此出色。契丹称臣后,我上报皇上,给你记功。还要加官晋爵。现在立即出发,追击敌军。”史思明提醒道:“契丹人靠放牧为生,善于骑马,北方草原纵横上万里,如果他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与我们捉迷藏,对我军不利。我军的这些重装备,搬运困难,行动不便,如果放弃这些装备,又体现不了我军的优势,等于是用我们的弱势去对抗契丹人的长处。我们分兵进击,则力量分散,很容易中敌人的圈套。集中兵力又跑不过他们的轻骑,很难捕捉战机,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战斗,根本就不能取胜。”

安禄山沉思起来,史思明提出的问题是实事存在的,他以前也遇到过,这是最难对付的难题。他若有所思的说道:“契丹人有十万骑兵,不但机动快,而且有很强的战斗力,要彻底打垮他们很难。如果再增加一支军队从另外一个角度偷袭他们,效果就不一样了,”

高尚在旁边建言道:“大帅何不向朝廷要求增援呢?”安禄山眼睛一亮,他不只是要朝廷派兵增援,而是想要朝廷为他增加军队。立即让高尚草拟奏折。对高尚说道:“向皇上和朝廷上奏:‘启奏皇上,臣在沈州围歼契丹主力,毙敌两万多人,缴获军用物资无数。已经将契丹击溃,而契丹军向大漠纵深逃窜,在大草原中与我周旋。为了彻底消灭契丹,请求河东节度使借三万军队交给臣统一指挥,定能全歼契丹军,让迪辇俎里向皇上称臣。’”

高尚将草拟的奏折递给安禄山看,安禄山画押,盖上范阳节度使的大印。派中军官,进京上奏。

李林甫接到安禄山上奏给唐玄宗的奏折,心中暗喜,他觉察出这个胡人的野心很大,想从河东军中拿去三万人。从道理上讲,他不喜欢安禄山。尤其是安禄山向唐玄宗告发了科考舞弊案,总想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但是另一个人对他的威胁更大,那就是两镇节度使王忠嗣。因为王忠嗣与太子的关系太密切了,而李林甫与太子又是格格不入。而且王忠嗣深得唐玄宗的器重,可称得上目前军界的第一人。如果王忠嗣边功大,就会入相,那样对他的威胁太大了,他想一手遮天就不可能了。

当时河东军总人数共有55000人,而平卢军只有37000人,王忠嗣任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养子,与太子一起长大,并陪他一起在宫中读书,两人有感情。

李林甫在立太子时,极力推荐武惠妃的儿子李瑁为太子,唐玄宗没有批准,立了年长的李亨。因此李林甫与太子李亨有过节。前段时间,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没有力量向太子进攻。现在科考的事人们已经淡忘了,他的相位也十分稳固。但是太子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他要尽快解决问题。

安禄山是个胡人,不通汉文化,再大的功劳,也只能封王,进不了宰相府,对他构不成威胁。利用他对抗王忠嗣,一可以阻止王忠嗣入相位,二可以削弱太子的力量,为攻击太子创造条件,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他拿着安禄山的奏折,进宫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安禄山上奏,他在边防打了一个大胜仗,歼敌两万多,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现在请求全歼敌军,彻底打垮契丹人。”

高力士从李林甫手上接过安禄山奏折,转递给唐玄宗。唐玄宗看后说道:“这胡儿还真能打仗,一次歼敌两万多,收获不小。”

李林甫说道:“启奏皇上,安禄山虽然击溃契丹,但没有彻底歼灭,将来他们还会卷土重来。臣奏请支援安禄山,全歼契丹军队,”

唐玄宗将奏折放在桌上,说道:“林甫也认为该从河东镇调三万军队,归禄山统一指挥。河东军是忠嗣指挥的,禄山指挥合适吗?”

李林甫说道:“河东的军队,范阳、平卢的军队都是朝廷的军队,由皇上统一调配。打仗的时候,由谁指挥都一样。”

唐玄宗说道:“忠嗣的军队,禄山不太熟悉,能不能协调,

状态提示: 第二十一章 上书借兵禄山想扩军 巧作安排忠嗣破阴谋(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