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乐趣(3/3)
能是只是单纯的,孔子落伍了。”“为什么落伍了还有那么多人追随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孔子的思想可能落伍了,但是孔子的学识,却没有落伍,或者说,正是那种落伍的学识,才是他真正的本钱。”
“那问题来了,孔子的思想流传至今,怎么能算得上是落伍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孔子的思想确实很落伍,谈仁义重过谈利益,这就是落伍啊。”
“你这纯粹就是想抨击吧。”解诸道。
希北风道:“现实而已,不必抨击。看下一则论语。”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这话的意思是放下仇恨?”解诸道。
希北风道:“放下过去的小争端而已。你也知道的,孔子有他自己的原则,在这之外的东西,其实都不重要。而在这之内的东西,哪怕是上司国君,做了某些不应做的事情,他也是说不想看到。更不用说,他还有一句话,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那现在还对伯夷叔齐两个人表示赞赏?”解诸道。
希北风道:“还是得看这两个人经历的事情,至于具体什么事情,就不说了,反正又是一笔烂账。嗯,不对,我好像说过了。”
“天知道。”解诸道。
希北风道:“好吧,关于这个问题就不要再计较了,看论语,不能只看那一句,得结合实际事例,去揣测孔子当时的真正想法。”
“以前不是说,说文解字就好,不去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矛盾了吗?”
“前后难道不是矛盾了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那孔子说的话也很矛盾了,现在说不念旧恶,后面又说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难道不也是矛盾了吗?”
“所以说,是矛盾了啊!”解诸道。
希北风道:“但是论语只是因为孔子的话语前后矛盾而矛盾了吗?要知道这论语可是后来编纂的,难道那帮徒子徒孙们,校对的时候,不会发现前后矛盾了吗?为什么还要允许这种矛盾存在呢?实际上难道不是并不矛盾的吗?只不过是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以至于认为两者是矛盾的。”
“就算是我理解偏差,那也得怪他们不把话说明白。”解诸道。
希北风道:“以前不是不想把话说得清清楚楚,只不过是不方便流传,所以力求简洁而已。”
“弄个复杂版和简易版,不就解决了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好有道理,但很可惜,孔子那个时候已经玩完了,复杂版谁来解析?”
“……”解诸道:“我就不信他们真把孔子的话记得一清二楚。”
希北风道:“这个嘛,我就不清楚他们是怎么记录的了,或许是平时上课后,或者讨论后,觉得有用有道理,就记下来呢?”
“那为什么您说过的话,我全部都不用记住,而且现在回想起来,也好像是一片空白的样子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那说明我说的话还不够深入人心,无法打动你,无法让你认同。”
“原来如此,但孔子就能吗?”解诸道:“我看他的这篇论语,也就是某些话中有点大智慧,至于另外一些,压根就是凑数的吧?反正我看了是十分无感的,没有什么意思。”
希北风道:“这个应该怨不得孔子吧,毕竟哪些话放进去,哪些话不放进去,并不是他的意思,而是那帮弟子的意思。不过你这么说的话,其实倒是提醒了我,为什么不弄出一本简易版的论语呢?”
“还要更加简易?”解诸道。
希北风道:“是啊,为什么不能更加简易呢?直接弄成名人名言那个款式,选一些有哲理有智慧的话,直接省略掉什么子曰什么的,看起来应该会清爽很多。当然了,不可避免的,也会失去许多乐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