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节邂逅火锅(2/2)
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因此,我们的火锅发源于朝天门码头。因为巴国、蜀国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调味的饮食习惯,这些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这些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还有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吃得方便热烙,所以受到码头力夫、贩夫走卒和城市贫民的欢迎。我们这些挑担子零卖的小贩将水牛毛肚买后,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也叫九宫格,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一般卖劳力的工人,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来吃的客官真是络绎不绝,后来很多小商贩挑担沿街叫卖,不过我们东家觉得还是没有固定下来的客人多,于是别出心裁,我们就地食材,因地制宜,在朝天门附近码头的小渔船上开了个小酒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大家各有千秋的口味。火锅选料包罗万象,菜品发展到一百多种,囊括了食物王国里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扩大到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在毛肚火锅的基础上,发展到清汤火锅、鸳鸯火锅、啤酒鸭火锅、肥牛火锅、辣子鸡火锅等等,品种不下百余种。不过然有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汤水导热,煮食物。”王公子听了半天,终于按耐不住了,他继续滔滔不绝的说道:“其实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我们大宋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所以我从吃法上看,它类似于你们的火锅,这古人和你们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不过是涮兔肉火锅。”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七十六节邂逅火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