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羽绒服和草衣 上(2/3)
接烟囱的火炉,使得办公室里不冷,而且也不担心闷气甚至煤气中毒。不过,那些在户外工作的就比较惨了。比如,守卫王宫大门的卫士,就冻得瑟瑟发抖……
而在大街上,那些运送粮食等生活必须物资的雇工们,也冷得直打颤。基本上,大街上走路的行人,边走边抖,像是得了脑血栓的样子。
就连官员们上下班的时候,从房间出门到上马车这段距离,也是冷得直打哆嗦。
马林觉得,自己应该发明个保暖神器了……
……
他先想到的是棉衣,可是,欧洲现在没有棉花啊。穿越唐朝的人还可以从高昌国得到大量棉花。马林现在,不说手里没啥棉花,即使想要去墨西哥弄棉花,来回也要几个月。而那时,估计都到夏季了,棉衣做出来给谁用啊?
因此,做防寒神器,第一条件就是有材料……
晚上盖着天鹅绒被子的时候,马林自然想到了羽绒服……
羽绒服并不是天鹅绒做的,而是鸭绒做的。于是,马林第二天就派手下去到处收集鸭绒。
等收集到足够的鸭绒后,自然就是缝制羽绒服了。亏得马林曾经读过这方面的资料,也拆过旧的羽绒服玩。所以,他知道,羽绒服其实就是把鸭绒缝制在一个个独立的小格子空间里的衣服。
这个办法,其实早在唐朝就有了。唐朝南方人就把鹅绒“纵横纳之”,缝制在双层布内。每一个针线交错的方格子,都是和别的方格子隔开来的独立空间。方格子里有鹅绒……
但是,这种办法在古代并未得到推广。因为,宋朝以后,棉花得到了推广。有了便宜的棉花被子和衣服了,这种费事的鹅绒衣服和被子,就被放弃了。
至于棉衣比较重的问题?古人生产力不发达,更重视成本问题,而不是衣服重不重的问题……所以,这种早期的羽绒服没有推广开来……
而现代的羽绒服,则是一战后老外发明的。一个叫埃迪.鲍尔的家伙,发现把鸭绒缝在纵横的针线封闭成的方格子小空间内后,做成的衣服不再有过去绒毛往下沉积的问题。然后,就推出了现代版本的羽绒服。
和棉衣相比,羽绒服轻便,而且透气,保暖性能却一点不比棉衣差。然后,这种羽绒服就风靡了全世界。而在我国,则是上世纪80年代才有人开始穿的。那个时候,谁特么有意见羽绒服,妥妥的大佬或者有海外关系……
说做就做,马林命人找来裁缝,用两层比较厚密的布(孔隙大的布可能会掉绒),把铺开的鸭绒缝制在一个个的小方格子内,然后就做成了一件看起来比较臃肿的羽绒服。
马林穿上后,发现果然很暖和。只是,有一股鸭粪的味道……
于是,马林万分嫌弃地脱下了这件鸭粪味的羽绒服,让人找来上等的天鹅绒,重新缝制了一件羽绒服。果然,这种高档的天鹅绒,没有异味。可是,这成本高的呀几磅天鹅绒,价值10个金币……
也就是说,这件天鹅绒羽绒服,成本就高达10个金币以上……算上布料、针线和裁缝人工,估计成本有12金币……
所以,马林觉得,还是把那些有鸭粪味道的鸭绒处理一下,去除异味,才是最经济的。不然,用天鹅绒做的话,一般小贵族都穿不起……
马林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皮匠们,因为,他们有把带异味的动物皮革处理后去除异味的技术。鸭绒虽然不是皮革,但借用他们的技术,稍作调整,估计也是可以去除异味的。
不过,没等鸭绒异味去除的技术被研发出来,羽绒服就在北海国上流社会流传开了……
因为,马林穿着羽绒服,独自一人在雪中悠闲地逛了很久,一副完全不怕冷的样子,吸引了大臣们的注意。
一开始,大家看到马林穿的羽绒服那么臃肿,还以为马林穿得很厚重呢。结果,施瓦茨上前一摸,发现衣服好轻……
然后,施瓦茨也弄了几磅天鹅绒来,让马林给弄个来料加工……
于是,第二天,施瓦茨也穿上了羽绒服,一副“我很舒服,我很温暖”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