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九章 说乱就乱(1/2)
袁崇焕带着部分随从人员,从河州城仓皇奔回兰州卫,意识到大事不妙,很快就在第二天上午,命令跟随自己驻兵兰州的总兵官杨麒,迅速率领一批人马前往洮岷副总兵的驻地洮州坐镇。
杨麒是一员老将,当年与其兄弟杨麟同在辽东抗虏,如今其兄弟杨麟,早已经战死在辽东多年了,而他则一路升迁转调,当上了西北边镇的总兵。
袁崇焕让杨麒带着三边总督府的文告和命令,率领部分人马敢去洮州、岷州等地,一方面是去宣布昭告洮岷副总兵赵大胤的罪行,另一方面,则是以朝廷镇守固原等地总兵官的身份,去接管和整编赵大胤麾下的六千多洮岷本土军队。
然而袁崇焕、程本直等人,终究还是低估了洮岷副总兵赵大胤和河州卫指挥使马万寿之死在河州、洮州等地造成的巨大影响。
赵大胤守边数十年带出来的部将,早就与他休戚与共了。
同为木速蛮的出身就不用说了,就单说洮岷当地大族世世代代之间的联姻与共生关系,就早已经让这些人结成了一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圈子。
赵大胤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木速蛮出身的洮商家族的代表,而是洮岷本地木速蛮世家豪族的共同代表。
马万寿这个世袭的河州卫指挥使,同样如此。
正所谓十个回回九个马,这个马是马哈迪、马赫迪或者穆罕默德的汉语转音。
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在征服中原,特别是征服南宋之前,首先征服了中亚、西亚一带的地区和民族,并从那里征招了大量的中亚、西亚和波斯木速蛮,其中许多人随军来到了中国。
这些人,就是在后来的蒙元帝国之中位居第二等级的色目人。
其中许多木速蛮,在明朝建立之后,为了生存,改掉了他们原属色目人的姓名,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姓汉名。
其中原本姓马哈迪、马赫迪或者穆罕默德的,一部分改成了麻姓,比如大同右卫的麻氏家族。
但是更多的却改成了马姓。
色目人里也有许多人,来到中国后,或者出于宗教信仰的崇拜,或者为了攀龙附凤,证明自己出身高贵,很多人都自认为自己是木速蛮先知穆罕默德的子孙后裔。
因此,这些人在明初纷纷改姓的时候,都改姓为马,马姓也就立刻成了回回木速蛮中的大姓望族。
而十个回回九个马的说法,也就慢慢流传了开来。
河州卫指挥使马万寿,就是这样的马姓回回木速蛮。
然而除了被杀的马万寿之外,赵大胤的麾下部将之中马进忠、马光玉等马姓部将,都是这种彼此之间沾亲带故的马姓回回。
这些人的家族,有的从元代以来,就定居此地,明朝建立之后,他们归顺了西征的明军,从此世世代代,都是镇守洮岷的边将。
与此同时,色目木速蛮的出身,也让他们对于行商坐贾,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
也因此,这些家族几乎世世代代都是靠着边境贸易发家致富或者说养家糊口。
而袁崇焕到了三边总督任上之后的种种举措,不管是废除以前这些洮商世家辛苦积存的盐引也好,还是将三边商户对外的贸易之权,统一收归三边茶马司垄断也好,都是触及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底线。
更敏感的是,袁崇焕以三边总督府的名义,公然支持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就突然冒出来的一批夷教传教士过来,在木速蛮礼拜寺的附近,修建什么天主堂,传播别的福音教义。
这样的做法,更是触犯了这些边将背后的各大木速蛮经堂和礼拜寺大小莫洛、阿訇们的权威。
从宁夏、固原到洮岷之地的木速蛮中,本来就已经怒火遍地地燃烧了,结果袁崇焕又不教而诛,以抗命不遵为由,杀了赵大胤、马万寿。
这下子,无疑等于是火上浇油了。
马进忠、马光玉、丁国栋、米喇印这些洮岷将领,与赵大胤、马万寿本就同气连枝,赵大胤、马万寿获罪被杀,他们心里自然也十分恐惧。
这些人可不管你是不是有什么尚方宝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