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朝浮生记》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明朝浮生记 () >> 第九十四章.筹措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92991/

第九十四章.筹措(2/3)

:向官绅故吏强行借粮那是借不到的,下官的意思是我们要想想别的办法。”

张纯心道:周小白此人年纪不大,却是圆滑的很,既不想得罪人还想着把事情办成,这怎么可能呢?

张纯做的官职一直都是得罪人的御史言官,就是靠得罪人上去的,所以他习惯性的会认为做事情那就一定会得罪人,这其实也算不得不对。

张纯道:“周副使,这别的办法究竟是什么办法?你说出来,我们大家商议一下,你看如何?”

周小白想起了后世村干部那套,便笑着说道:“这样,我们给每个大户送去一面匾额,上面写着慈善之家的名头,然后再去借粮。”说着就把自己的想法详细说了一下。

周小白的这套做法在后世是见怪不鲜,就是送锦旗。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名声,这名声怎么来?官府认定的自然就是过硬的。清丰县的这些官绅故吏都是一些致仕的官员地主家庭,他们也希望有个好名声的。

这注意一说出来,在场诸位都是拍案叫绝,这么简单易行的法子,自己怎么没想到呢?说做就做,当天就赶制出十块牌匾,落款上面刻了朝廷京畿巡视六个字。

第二天一大早,清丰县的衙役们分头出动,抬着牌匾跟着众位官员前往借粮。

周小白去的那户人家住在城北,是一位知府致仕的人家,众人抬着牌匾敲锣打鼓的上门去了。

来到门口,周小白让人鸣响了鞭炮,门子见来了朝廷的官员,连忙回家报给自家老爷知晓。那位致仕的知府听得一脸的懵逼:这是啥情况?连忙出门来看。

周小白笑着看着这位致仕的官员道:“老大人,下官给你送朝廷的牌匾来了。”那位老大人以为是朝廷有什么奖励给自己,连忙叩拜道:“老臣叩谢朝廷的恩典啊。”

周小白道:“朝廷知道大人家中这次为了救灾,那是尽心尽力啊,所以派我来给老大人送来慈善之家的匾额,老大人起来吧。”

那位老大人心道:救灾?这次春荒老夫也没做什么啊。但是既然有官员开口说了,那一定是真有其事的。便让人打开大门,将牌匾迎接了进去。

周小白当时就让人将牌匾挂在了堂中,又寒暄了一番这才说道:“朝廷听闻老大人家中愿意捐粮一万石,特赐匾额予以表彰。”

那位老大人似乎没有听清,还是连连感谢,倒是他的儿子听懂了,惊讶道:“我家什么时候要捐粮一万石,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周小白疑惑道:“恩?怎么你们家没有准备捐粮吗?那就是朝廷弄错了?来人啊,将牌匾摘下来我们走。”

听了这话那老大人阻止道:“朝廷行事岂可儿戏?既然朝廷还看重我这位致仕的官员,这一万石的粮食我们家捐了。”这位大人心道:一万石粮食算什么,朝廷给的荣誉那就是明哲保身的利器啊,我贪了这么多年,有了这块牌匾,以后万一被查到了,也可以算一个将功赎罪的由头。

周小白也没有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只是半天的时间,就将一万石粮食运到了县衙内。到了晚上的时候,众人都回来了,这回认捐的事情很顺利,全借到了,这一下多出来十几万石的粮食。

有了粮食,清丰县的事情可以解决,甚至是大名府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张纯特意将此事汇报给了朝廷,朝廷中的官员对此做法是褒贬不一,但是因为太皇太后支持张纯、周小白的做法,这件事情倒是被朝廷作为先进的例子推广开来。以后这样的做法太多了,被时人笑称为:纳粮匾。这是后话了。

过了几天,张纯和周小白处理完了春荒重灾区的事情之后,就要离开清丰县,在出城的时候,被一个秀才打扮的人拦住了,此人举着状子大声道:“我要告本县县令颜正,此人贪赃不法,危害乡民!”

那县令颜正就在送行的人之中,听了这话,顿时喝道:“哪里来的秀才竟敢当着大人的面胡言乱语,来人,给我轰走!”县衙门的差役也很奇怪:自家这位大人也被人告了?听到吩咐后就要将秀才赶走。

张纯出

状态提示: 第九十四章.筹措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