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步步错】(1/3)
事实上,中国收回中东路,确实有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那就是苏俄刚成立时的年。列宁为了取得中国的认可和支持,表示愿意放弃沙俄时期在中国攫取的所有权益。到年,苏联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了第一次宣言的各项原则,并提出和中国共管中东路的意向。然而当时的苏联属于洪水猛兽,北洋政府害怕和苏联建交后,会得罪英法美等列强,对苏联释放的两次“好意”不予理会。那个时候张作霖的实力也不够,对外忙着跟段祺瑞中央玩阴谋诡计,对内忙着收拢东三省大权。他要是能腾出手的话,直接武力收复中东路即可,多半还会得到列宁的赞赏。因为当时驻守中东路的俄军和职员,都是沙俄残余,在苏联政府眼中属于“白匪”。仅仅在“第二次对华宣言”的一年后,苏联大致平定国内混乱,第三次派人来华。这时北洋政府又怂了,迫于压力只能跟苏联建交,可列宁当初许下的承诺却翻脸不认账了。白白浪费了大好良机!苏联在中东路的控制权,除了铁路外,还有电报、电话、矿山、图馆、天台、学校等。年初的时候,张学良下令收回中东路电话权,苏联其实是默认的,只是要求偿还数百万的电话安装费。甚至在两个月前,常凯申为了对付冯玉祥,害怕张学良和冯玉祥联手,故意密电张学良,称:冯玉祥组织护党救国军叛乱,与苏联驻哈尔滨领事有关,意图把东北彻底赤化。如此低级的挑拨离间之计,张学良居然信了,或者说不敢不信,因为苏联在东北确实有各种小动作。张学良顺势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并把总领事都抓走,一共抓捕苏联各类官员、职员人。苏联其实不想跟东北军打仗,因为其国内正在实施一五计划,缺钱缺粮打不起。面对张学良如此挑衅,苏联承诺,只要张学良释放被捕人员,苏方愿意交还中东铁路局的部分权限。换做张作霖,早特么乐颠颠答应了!或许正是苏联释放出的善意,被张学良认为是软弱表现,更加坚信苏联外强中干。他不愿一步步收回中东路,而是打算一劳永逸,只要这事做成,不仅能够立威固权,还能缓解东北财政危机,更能交好南京政府和欧美列强。北戴河,张学良借住在朱家别墅。月号那天,中东路事件就爆发了,东北军强行收回中东路的各种企业。此时已经是月号,双方冲突虽然持续一周有余,但并未真正发生交火。苏联只是派军队拆毁关键路桥设施,阻止东北军的进攻速度,为苏联调派援军争取时间。张学良正在花园里乘凉,副官朱光沐拿着电报纸匆匆而来:“司令,沈阳急电,让你速速返回!”“什么事?”张学良问。朱光沐表情严肃地说:“苏联因为中东路事件,宣布与中国断交了!”张学良蹭的站起来:“弄得竟如此严重?”好嘛,张学良还抱着侥幸心理呢,以为苏联真的外强中干不敢打仗。张学良接过电报一看,厉声怒骂道:“常凯申王八蛋!”电报上说,苏联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宣布与中国断交了,而这个消息他们是通过在东京的情报人员得知……简直笑死人。如此大事,南京政府居然不通知张学良,还需要从日本人那里获知消息。常凯申这手玩得够阴险,铁了心要让张学良跟苏联死磕,他才好抽出空来收拾冯玉祥和阎锡山。张学良在心里把常凯申诅咒了一万遍,强忍着怒火说:“准备回沈阳!”就在此时,副官胡若愚来禀报:“司令,周先生派人来送信了。”“让他过来。”张学良道。孙永浩被副官领到花园,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说:“张司令,先生让我转告你,做大事切忌优柔寡断。”张学良接过信,点头道:“你回去告诉他,我会仔细考虑的。”副官送走孙永浩,张学良开始读周赫煊的信,这封信足足厚达页。在这封长信里,周赫煊详细阐述了苏联国内的情况,又对比了双方的力量差距,同时列出各自的优点和隐患。最后,周赫煊给张学良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事情还有缓和余地,马上释放被捕的苏联人员,并利用手中掌握的中东路企业进行和平谈判。以苏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