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十七章(2/3)
一下数目,然后点好,排好,老师过一下数,搬走就行了。”秋耳班上一共七十六个人,他把数目报给男老师,男老师看了看手里的表说:“你们班不是75个人吗?怎么成了76个。”
昨天的报到登记表就少了于墨的名字,秋耳想可能这个老师手上的人数也没把于墨计算在内,就说:“老师,今天早上我们班又来了一名新生,昨天报到的登记表上没他的名字,是不是漏报了?”
于墨早上来报到的场面,上午上课后就在整个学校传开了,男老师听到后,恍然大悟,说话的语气也柔和了许多,说:“那你们数吧,按科目放在一边,数好后,我点下数,你们就可以搬了。”
这次来的书全是教材,辅导书过几天才到,即使这样,十门课程就是十本课本,也够多的了。秋耳和郝晨亮扛大梁,两人点数,点好以后,让班里的同学搬到一旁放好。十门课程的书全部点齐后,老师数了一下,数目对,秋耳就让同学们开始搬。
加上秋耳一共来了十个人,每门课程的课本七十六本,一次搬不完,秋耳看一直噘着嘴的鬼子,知道他的小性子又来了,就让他留下来看书,其他人每人搬一摞就向教室走。
第一次先搬了语文、英语等几门书比较大、也厚的科目,先重的先搬,免得一会没力气了,搬不动。搬到教室,二丫主动请缨,要求发放课本,秋耳也没客气,又点了两个同学,让他们三个在班里负责发书,他们几个人回去再搬。发书比较简单,就是让第一排的同学向后转。
第二趟加上鬼子,十个人就把剩下的书全部搬到教室。发完书,两节课过去了。
襄州一中打热水时间固定在吃早晚饭和晚自习第二节后的大课间,同学们把新书乱放在课桌上,听到铃声,拿起暖壶就去水房打热水。鬼子累了,把暖壶甩给了夏华,夏华一手提着一个暖壶,来叫秋耳,秋耳也拿起他和于墨的暖壶向外走。于墨站起身,急忙拦住他说:“我和你一起去吧?”秋耳说了句不用就和夏华去了水房。
每每这种时候,秋耳的狗腿子特性暴露无遗,而且还是贱贱的那种,剩骨头都不用扔一块。
秋耳去打水,于墨也没闲着,他去了一趟小卖部,回到教室的时候,秋耳已经打水回来了。秋耳问他:“你干什么去了?”
于墨拿出四条手腕上带着的那种小细绳,这是他刚才去小卖部买的。秋耳以为这是让他在手腕上带的,就问:“你这是啥时候买的?怎么买四条,咱俩一人一条就够了。”
于墨拿出两条红色的放在秋耳桌子上,自己留下两个黑色的,说:“这不是让手上带的?”
秋耳皱了皱眉,一脸懵逼,问:“不带手上,干什么用?”
于墨说:“咱们俩的饭缸和暖壶都是一样的,傻傻分不清楚,用绳子做上标记,就好分了。不过,小卖部就这两种颜色,我也没得挑,只能买了,你要是不喜欢用红色的,咱俩可以换过来。”
秋耳看到自己桌子上的两条红色的绳子,心里长叹一声,无奈但微笑的说:“喜欢,红色的挺好的。”只要你买的都挺好的。
于墨见秋耳没意见,拿着绳子就系在饭缸和暖壶上,秋耳看着自己饭缸和暖壶上红色的绳子,心中五味杂陈,心说:“我堂堂一个大老爷们,用红色,难道遇见他命运就被注定了吗?”
“哎,啪啪啪的时候注定被捅的命运。”
第三节课,班里的同学边整理课本边说话,翻书声、书掉在桌子上的声音和说话声,嗡嗡的搅成一片。同学们没心思学习,秋耳猜想这个时候宋老师应该回家了,也懒得维持纪律。
于墨从小养成了善于整理、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即使秋耳有前生工作几年的经验,但最后还是没于墨快。他整理好的时候,于墨已经整理好,捧起英语书预习了。
秋耳也拿过英语书放在桌子上,翻着看。一阵书香飘来,秋耳才有了自己现在还是学生的真实感,脑中不禁浮想联翩。
如果说重生回来后是一场大戏的话,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