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买不买(1/3)
《首·发·晋·江·文·学·城》
自从九十年代初在大城市里流行起了an,随身听就连续风靡了华夏大陆十多年。到一九九八年时,那东西在城里已经不是稀罕玩意,过几年更是会背mp3等产品替代。但在孙莲和她周边的小伙伴们眼中却依旧很新潮。
那时候网络和物流都不发达,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就像错过了五年年光阴,跟什么都慢上半拍;而小城市和农村则更有点十年差距的意思,城里人见过的,在农村还基本属于半传说。
在孙莲记忆里,上一辈子在初中打混时已经过了千禧年。那时候涂中班里的男孩子还在以自己有台牌子货的随身听为荣,平常走路骑车便别在腰带上,脖子上挂着耳机,怎么看怎么风骚。
当然更多的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国产杂牌,那些父母不会掏钱又想跟着流行的少年少女,就会省吃俭用扣出几十块来,性质和以后那些饿肚子刷爆信用卡也要买水果手机的混小子们差不多。
孙莲自觉提的要求不算过分,而且她确实也需要——毕竟总不能扛着录音机去宿舍吧?退一万步讲,就算扛去了,她也不能一个人开着喇叭放英语磁带,这点自觉还是需要的。
她把自己的理由和父母说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买一台质量好点的。毕竟她需要播放的音质足够清晰,并且还可能反复将磁带快进、后退,差一点的机子可经不住这样折腾。
孙志强听了觉得女儿说的合理,质量好的东西能用的久,也是一种会过。又逢正在高兴头上,于是略一迟疑便点头应下,三个人干脆就直驱市中心的商场而去。
结果到商场一看,孙家夫妻就有点打退堂鼓——这东西的价钱怎么这么贵?
原本想着花个几十块钱随便买台的孙志强,看见柜台里标价600、800、1200甚至还有2000朝上的价牌,心中就有些发虚。好在她扭头一看女儿,孙莲也露出一副瞠目结舌的架势。
“这都是日本进口的,音质比那些杂牌子的要好许多。”售货员见几人的表情就知道卖出去的可能不大,因此服务态度也就不高。好在还算敬业,硬是微笑着把产品间的区别简单介绍了下。“要买国产的也有,要便宜多,质量也比那些杂牌子要好,还带自动翻面的功能。”
孙志强一看价格,也要300多,不由就摇了摇头。这一摇头,原本还算有几分好脸色的售货员也懒得理睬这家人,便闭了嘴,转身迎接柜台另一侧的顾客去了。
孙莲也在心中疯狂摇头。她是想要一台音质好的随身听,不想要那些听起来声音奇怪的杂牌机,但这个价格实在超出孙家夫妇的接受范围。她又不是家里的小公主,能被父母不计成本的疼爱。
如此想了想,孙莲便主动扯孙志强的袖子,轻声说:“商场的都贵,要不咱们去别处看看吧。”
女儿如此懂事,孙志强自然顺着话点头。心中便觉得这可不是自己小气,纯粹是小莲体贴他们辛苦。同时也怪自己得意忘形就想充大头,应允了要买东西,就脑子发热来商场伸脖子等宰——商场的东西本就是给那些有钱没处花的城里人的,像他们乡镇进城来的,还是该去小市场这样的地方!
想通这点,孙志强便带着妻女拐弯去了不远处的小商品市场。
谯城的小商品市场很大,里面呈“工”字型。从“工”字左上的入口进去,再从右下的出口离开,就跨了一整条街区。里面说是卖小商品,不如说什么都有。
靠大门口的店铺有卖音响家电的,也有卖珠宝玉器的,靠内则的则都是各种服饰鞋袜,两边店铺中间是宽不过十米的道路,还被中间卖各种小玩意的露天摊隔成了两半。每半路不过三米,里面的人群基本在推搡着移动,看人头数量与以后的国庆小长假的景区小道有的一拼。
三人没有挤进去买衣服的打算,因此就在入口附近的几家音像店逛了一圈。
孙志强见这里的价格果然比商场便宜了许多——大多是几十块的,然后还有一些一百多、两百多,超过三百的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