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府衙前人头攒动(1/2)
戍九源不是犯人,甚至连犯罪嫌疑人都不是。
没有苦主状告,官府又没有查到案情发生,此次传唤他过堂问话,纯属例行公事,因为这件事最近闹得动静太大,府衙不得不做做样子,平复一下躁动的舆论。
但普通百姓显然并不这么认为,既然府君大人说了要戍九源过堂问话,是不是说明府君大人已经掌握了戍九源违法犯罪的证据,开始向他开刀问斩了?
这天一大清早,府衙前人山人海,把整个东平府府衙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得水泄不通。
张同知吃一堑长一智,上次定王府前报名时出的乱子给了他深刻的教训,因而这次安保工作他做足了准备,出动了上百守卫现场维持秩序,确保不会再闹出什么乱子。
辰时刚过,戍九源身披甲锐,身着官衣,骑着高头大马而来,团练府辖下的兵卫们手执长枪大刀,步列统一,军容肃整,精神面貌比起那些吊儿郎当的府衙守卫要规整的多。
戍九源的到来,引起府衙前一阵骚乱,那些不怕事的读书人显然已经把他当成了十恶不赦之徒,大声疾呼着要对他进行惩处。
府衙守卫与团练府卫兵数百人急忙维持秩序,这才稳定住了局面,戍九源顺利穿过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进入东平府府衙。
“嘿嘿,这下有好戏了,看来咱们大宋还是正义之士居多啊!”赵冕混迹于人群之中,看着群情激愤的读书人,不无感叹的说道。
梵羽连连摇头,叹气道:“我倒不这么认为。”
赵冕“哦”的一声,倒是有些诧异,问道:“为什么?”
梵羽反问:“说戍九源是乱臣贼子,可有人证物证?”
赵冕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想必确有此事,总不能几千人都凭空污蔑戍九源吧?说不定张同知已经证据在握了呢!”
梵羽说道:“即便是张同知证据在握,但在没有宣判戍九源有罪之前,他仍旧是朝廷命官,我们又怎能妄加定论他有罪过呢?”
赵冕一愣,之前一直跟着瞎起哄,貌似没有想到这一关节,他想了想说道:“梵兄所言极是。但这么多人声讨戍九源,难道是有人想利用民心大趋来扳倒他?”
梵羽干咳的笑了笑,心道这个想利用舆论来给张同知施压,继而达到扳倒戍九源的人就是自己……
“我的意思是,民众要加以开化,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民心不稳,则易生变,早晚要出事故的。”梵羽解释道。
赵冕摇摇头,做不敢苟同状:“梵兄这话说的太过了,你看这些人身着儒服,十个人里面有八个是读书人,难道他们都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吗?”
梵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反问道:“读书人为何而读书?”
赵冕脱口而出道:“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梵羽说道:“对,学而优则仕,但是赵兄能说这些人没有入仕的原因是学而不优吗?仅山东一地,没有入仕的读书人就如此之多,放眼整个大宋,像这些人一样没有入仕的读书人岂不是不计其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读过书之人向来自视甚高,看不起务农和经商,整日聚集在一起吟诗作画斗酒押妓,无所事事的清谈,动辄对庙堂之事指手画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像蠹虫一样依附于大宋,非但不能成为栋梁之才,反而容易成为朝廷的累赘。”
赵冕听完之后愣住了,盯着梵羽打量良久,说道:“梵兄这番言论,当真是见解独到,在下受教了,那么依梵兄之见,要如何医治这块顽疾呢?”
赵冕的话音刚落地,府衙铜锣“铛”的一声,传出一道厉喝之声:“肃静!”
乱糟糟的人群霎时鸦雀无声,府君张同知与团练使戍九源已经寒暄完毕,两人开始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了。
只听张同知说道:“戍大人,近日东平府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也有所耳闻,本官请戍大人过府问话就是为了使清者自清,浊者更浊,给东平府百姓一个交代……请问戍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