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人人都爱马文才》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 第59章 关关雎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85279/

第59章 关关雎鸠(2/4)

会礼法和律例,日后不在出现这种事情吧。”

马文才叹息。

“她本来是很不喜欢乙科的,在家连《晋律》都看不下去,更何况这时候才去就读,本就落下了不少课,我实在不愿看她垂头丧气的回来。”

“知道了,反正乙科那些课我都听了三四年了,背都能背出来,早上我去乙一看看。你放心,有我照拂,就算成绩再差,没人敢笑话他。”

傅歧听到刘有助也心有戚戚焉,难得祝英台有这个决心,他也愿意支持。

“那就有劳傅兄了。”

马文才闻言总算松了口气,看时候不早,连忙出去。

傅歧和自家狗儿磨蹭了一会儿,进屋摘了自己的书袋,也直奔北馆而去。

***

且说祝英台第一天到北馆上课,就有了和在西馆上课截然不同的感受。

无论是在门口问路被人热络却不谄媚的指引了方向,还是到了北馆后立刻就有“同窗”大方有礼地向她搭话,祝英台都能感受到某些熟悉的氛围。

而且北馆的学生们大多不会用好奇的眼神盯着她不放,即便乙一里有不少寒生,大部分人也都在抓紧马上要上课前的时间看书,也有放下书闭着眼碎碎念着什么好似背书的,倒挺像早自习前的准备工作。

她乙科考试成绩太差,按座位坐也就是堪堪能读的地步,也拉不下来脸再去找人给她挪位子,干脆坐在了课室最后一排的空位上。

反正这时代也没有黑板,看不看第一排无所谓。

祝英台将自己书袋里的书本纸墨一点一点往外摸,东西还没放完,旁边的位子突然传来一声瓮声瓮气的轻喝。

“你,给我让让位子,你坐那边去!”

祝英台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惊喜地抬起头,只见长手长脚的傅歧推着她隔壁的学生去前排坐,长腿一跨,在她身侧的书案后坐了下来。

“傅歧,你怎么来了乙一?”

祝英台兴奋地睁大了眼睛。

“我来看看一个乙科四十多名的士子,怎么在北馆自取其辱。”

傅歧幸灾乐祸地拍着桌子。

“你这人真是!”

祝英台撇嘴。

“好好好别恼,跟个女人似的。”傅歧笑着说:“今早的课是胡助教的‘雅言’,他的课对你来说应该不难,我就来看看,保证不笑话你。”

妈妈咪啊,真是雅言!

真是要了她的小命了!

祝英台上辈子也是江浙人士,所以传来后继承了祝英台的身体,听着这吴侬软语还没什么不适应的,加之士族南渡已经有很久了,早已经习惯了日常生活中说吴语,平时自然是没什么的。

但这时代的正统语言,是洛阳雅言。

洛阳“居天下之中”,洛阳作为整个“汉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区域,自然被当做汉话的重要依据,而洛阳“居天地之正”,自汉时起,“洛阳雅言”便为天下正统,之后几乎各个朝代、各个地域的官话,都要用“洛阳雅言”。

于是乎读书也好,上朝也好,官员之间互相交流也好,对外国来使外交也好,官方使用的是“雅言”,“雅言”作为天下读书人的“普通话”,对读书人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无论是切韵还是读诗词歌赋,他们都要使用“雅言”。

有句话叫“中华音切,莫过东都”,哪怕现在洛阳给鲜卑人占了,他们还是用的洛音。

寒生们读书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洛音”。

吴音和洛音有很大的区别,许多寒生在丙科学会了书和算后,来到乙科,可拿到作为课本的《诗经》和其他辞赋,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读。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读音和其他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等请教过士族之后,他们才发现,在上层的正规交际场合,如果你不说“洛音”或说“洛音”不标准,即使你是士族,其他人也会耻笑你,自魏晋以来,人和人交往特别讲究身份、门第,这种影响绝对不可忽视;

其二,官员也好,儒生也好,为了办公、交流的需要,也必须学习并熟悉雅言,否则很难和以读书人为主体的

状态提示: 第59章 关关雎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