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人人都爱马文才》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 第231章 各怀鬼胎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85279/

第231章 各怀鬼胎(1/3)

这一顿饭吃的是各怀鬼胎,梁山伯问清楚几家借据的数量、年限,又打听出他们的底线,这才借口城门要关了,谢拒了几家挽留的好意。

看起来似是宾主皆欢,可从杨勉并不准备和梁山伯两人同车而回上,看得出杨勉和其他几位管事还有未尽之言,还是防着梁山伯。

这戒备心一时半会是没办法解决的,梁山伯也不强求,该问清的他是问清了,带着祝英台便先告了辞。

两人有事要商议,让车夫跟杨勉回去,由马家侍卫赶车,两人刚上车,祝英台就急忙问他:

“你刚才为什么不要我打断你们的话?那借据有陷阱!”

“我当然知道借据不对,可那时候不能打草惊蛇。”

梁山伯解释着:“我看他们的意思,原本并不急着那些百姓还粮,可像是突然间有了变故,连等都不能等就要收网。”

“若我不多套些话,哪里能看的出来?”

他话虽这么说,却确实没看出借据有什么问题,遂问起祝英台。

“那借据是每月三分利不假,可你忘了,连本带利,那些农户从来就没还过!”

祝英台看着梁山伯还没反应过来,对古代人的数学水平和死脑筋已经绝望了:“你想不明白?利滚利啊!第一个月是三分利,第二个月得算上上个月连本带息的……”

第一个月百分之三,第二个月是百分之一百零三的百分之三……

“如果只是这样算,倒是好的。”

祝英台忧心忡忡。

“那借据根本没写清楚是怎么算利,我最怕的是利复利。”

“何谓利复利?”

梁山伯见祝英台忧心成这个样子,心头越发沉重。

“就是第一个月三分,第二个月是三分加三分,第三个月是三分加三分再加三分,以此复加下去。”

祝英台实在恶心极了古人的“文字陷阱”。

因为古代懂算学的少,尤其平民百姓,即使给他说清楚也不一定算的清楚,就容易轻信别人。

而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同样是“每月三分利”,该如何解释,全凭一张嘴和一颗良心,即便是现代人,乍一看每月三分利,大部分也以为是一年百分三十六的利息,却不想既然是这样算,为何不按年利率写?

有心算无心之下,百姓根本有口难辩,因为自己早就暗了手印肯定了这纸契约。就算有想明白的,因此有了矛盾向官府打官司,就全看县令该如何裁判。

要是个有良心的,按她第一种方法算,不过是多出一些冤枉钱;

可要是个没良心的,和大户串通一气的,那就是买命钱了!

以工代酬,要工作到何年何月?!

在祝英台的细细解释下,梁山伯也终于发现了事情的不对,他不似马文才,对数字并不敏感,也正因为如此,当他终于明白那些借据代表着什么时,后背上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以为我没看出来,哄着我去为他们讨要……”

梁山伯只觉得遍体生寒。

“这么恶毒的利钱,怎么可能有人承受得了?”

“梁山伯,希望你能坚守良心。”

祝英台惆怅而叹:“现在百姓们唯一能倚仗的,只有你了。”

梁山伯默而不语,并没有如祝英台所愿的那般做出肯定答复。

看着梁山伯没有说话,祝英台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失望道:“怎么?你是怕那六家报复么?还是怕杨勉用粮仓亏空要挟你?”

“我在想,就算我现在痛陈利害,让那些百姓立刻想办法还粮,是不是就真有人还。”

梁山伯表情苦涩。

“你还记得我们遇见的那个老农么?”

“他曾说,其实有许多人家是不缺粮种的,甚至有些根本不会被水淹没的良田,其主人也要在抢收后毁了自己的地,去白得那些‘不要钱’的粮食……”

“还有些人,就是认定官府不会不管那么多人,根本就没想过还的。”

梁山伯看着依旧懵懂的祝英台,在心中自嘲。

他怎么能指望祝英台听得懂的呢?

她生活在祝家庄里,娇生惯养的长大。


状态提示: 第231章 各怀鬼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