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人人都爱马文才》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 第218章 群情激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85279/

第218章 群情激奋(1/3)

若论整个学馆里的学生书品谁最高,毋庸置疑是写得一手好字的祝英台。

祝英台的笔意华美,带着一丝随性和浪漫,是时。

但书法这东西,有时候更看重的是格局。

一个人的性格很多时候能从字迹里看出来,所谓“见字如见人”,并不是一句虚话。

学馆里一直觉得褚向是个中规中矩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用的是一笔横平竖直的隶书。隶书由篆书简化发展而来,属于一种公文文字,沉稳有余,却不为士人推崇,褚向的隶书虽好,却很少得到别人的赞赏。

这时候,用隶书的大多是刀笔吏。

但如今这一笔行书,却已经让贺革有了惊艳之感。

行书之美,在于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一个性格古板懦弱之人,是不可能写得好一笔行书的,如今褚向的文字,正因为写就匆忙,没有像往常那样保持着每一笔画的平直与匀净,而是偃仰起伏,轻重缓急,极尽变化之能事。

若不是署了名,他又亲自监考,谁能想得到这是褚向的字?

直到这个时候,贺革才想了起来,褚家本来便以善书而著称,家中无论老幼妇孺,还未提箸,便先提笔。

褚向擅几种类型的书法,一点也不奇怪。

再望去,这一篇《论战》文字犀利,气质刚毅,配上这变化多端又苍劲有力的行书,让人一望,便觉得有一股森森的求战之意迎面而来。

“……胡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

他是不是小瞧了自己的这位弟子?

若是他印象里的褚向,这一篇“论战”应该写的是如何“止战”,而不是“求战”。

如何使天下“停止纷争”才更适合这个“老实人”的性格。

更何况谢举是朝中的主和派,今日谢举是主考官,写这么一篇东西,是很难取巧的。

“馆主?”

一旁的学官见贺革捧着一张文卷不动,善意地提醒了下。

贺革回过神来,将手中的卷子递与谢举。

策论虽写的精彩,文字也颇为漂亮,但贺革却对这篇策论并没有报什么希望。

从马文才,到莫名起了变化的褚向,都让这位馆主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怀疑自己是不是对自己的学生关心太过不够,竟没有发现他们的思想里还有这么危险的东西。

卷子刚被递上,谢举就眼前一亮。

马文才那篇策论格局开阔立意高深,无奈他的字却并不出彩,但也正因为字不出彩,更让人将所有的心神放在了他的文章上。

褚向的策卷,还未见其文先望其字,颇有先声夺人之感。

谢举首先看的就不是文,而是他的字。

他并不似贺革,平日里经常和褚向接触,在看到署名后之只有一种“难怪如此”的了然,再加上褚向曾向他提出那般犀利的问题,看到这篇“论战”,也只是觉得小伙子偏激了点。

“你的弟子们,已经有了心怀天下的格局。”

谢举虽是主和派,但不代表他就怯战。

主和,是为了符合世家大族的政治需求,是希望减少损失、让国家稳定太平,如果他真的是个懦弱怯战之辈,也就不会往竹筒里丢“战”这个主题了。

褚向若是真的以“止戈”为论点,谢举反倒会对他很失望。

“观点虽有点激进,但也不失为一篇好文。”

谢举捧着褚向的卷子,满怀笑意地将他放在左手边的甲类里。

“这一篇,我也不欲批示,留待陛下品鉴吧。”

刹那间,堂下哗然。

马文才的文让谢举有了如此高的评价已经惊人,居然又出了一篇连谢举都不能做批示的?

是谁?

甲科学子互相都十分熟悉,所有人的眼光在众人之中搜索着,然而看到的却都是一片或迷茫或羡慕的眼神,并不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状态提示: 第218章 群情激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