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二条路的最后布局(2/4)
财富流向闽郡和海贸的东风,短短数月之间即有成效。随着航海保险公司的成立,一些其余行业的保险公司也在准备当中,闽郡的第一家原始形态的人身保险公司挂牌之前,陈健为这家处于雏形状态的人身保险公司起了个名字。
共济会。
取和衷共济之意。
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微妙的后果,后来保险业开始普及后,华夏众人在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往往听到有人问:你听过共济会吗?
及至后来,敲门之后但凡听到共济会三字,便纷纷做闭门不见之状。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嗟远山烧的第二把火,就是成立了“闽郡期货、股票交易所”和“股票发行资格认证协会”。
成立之初,极为简陋。
墨党发动了周边成立了大合作社的合作社农村代表,嗟远山邀请了闽郡、南安的大土地主和农场经营资本家,聚在闽郡商量了一下。
既然棉花这东西是大宗商品,为什么非要等到收获之后再卖呢?为什么不提前就卖出去,然后再选择种植多少呢?
除了棉花,煤炭、生铁、油菜籽、生丝、纱线这些东西完全都可以进行尝试。即便不可能如后世那样规则完善,可是不尝试永远不可能完善。
合作社代表、农场主或是经营性的资本家对此十分感兴趣,一些投机商、正常商人、小作坊主也对此有极大的兴趣。
拿棉花为例子,由闽郡官方成立棉花质量评估所,由专业的棉花商人对棉花的纤维长度、皮棉质量等等进行评估。
以每包五十斤作为最小交易单位,价格大约在六七个银币左右,这是小作坊可以承受的,也是大商人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
棉花现在并没有,但是马上就可以种植。对于小农户来说,可以由专门的土地投机商签订合同;对于大土地所有者和大合作社而言,这又可以降低风险。
轧花机的出现,让皮棉的期货交易成为了一种可能;积累的资本和投机商手中的钱,更让期货交易可以短期繁荣。
有了上次兰花风潮的经验,期货交易这种东西并不难被接受。当初也是花的根茎还没长成的时候,就提前交易了有了上次的经验,人们也会稳重一些,毕竟他们已经稍微明白了棉花和兰花的不同之处。
长期来看,也可以对一些在闽河以及其支流周边交通便利的乡村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旦有利可图,各种不同的资本公司就会介入到乡村的种植当中。闽郡存量不多的小农经济也会被逐渐挤压摧毁,要么出租农田给专门的种植公司,要么兼并经营,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也会逐渐加深。
有了期货,自然也会有股票。
随着标准石油作坊、航海保险公司等几家巨型的股份公司与期货交易的出现,新产业的出现,逐渐被陈健打压的行会在解体边缘,航海保险导致的港口繁荣,煤价降低、跨郡雇佣人工等等闽郡特有的情况之下。
一些小规模的股份制合作的作坊或是商铺也开始出现,是否有资格募集?这就需要一家专门的机构来评定。
借助闽城的地理位置优势,和陈健导致的大量资本闲置的情况,以及南安煤铁化工机械制作工业区雏形将现的情况,在闽郡率先发展金融业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
作为第一家正式成立的期货与股票交易中心,不仅仅是闽郡,临近郡县的商人也会选择在这里交易。
如何交易?如何收税?如何保证?这一切,都需要尝试,嗟远山跨的步子不大,可不大的步子也是跨出了第一步。
这两步跨出去之后,嗟远山又烧了第三把火。
实际上,第三把火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把火本来早就该烧起来,但是为了与嗟远山勾结利用,陈健生生压制住了。
最容易取得政绩的,自然就是城市建设。
嗟远山负责提出贫民区改造、构建华夏标杆贫民区的口号。
陈健等发觉到闽郡房价上涨、人口逐渐增多等有利可图的资本集团,负责帮他圆这个口号。
楼房,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