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理想和现实的差距(1/2)
推荐阅读:
在另一个时空之中,权力斗争中失败而死的莫名其妙的皇帝太监集团们,用自己的鲜血印证了根深蒂固的腐儒集团有多么强大;卖了国的坑爹腐儒集团们,在满清鞑虏的胯下做了两百多年的奴才,方才体会出自己当家做主的好处来。
而在这个时空之中,资产阶级逐渐壮大,并且一次次在斗争中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血战到底的痕迹,也都镌刻在了历史的长卷之上。
1672年,大明帝国爆发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资本家赵德义等20人秘密集会,买通了驻扎在紫禁城的守备部队指挥官,趁着大朝会的时候发动袭击。当时场面混乱至极,士兵向皇极殿开枪射击,打死打伤参加大朝会的帝国官员73人。
同年7月,赵德义等20人挟持皇帝组建的内阁130多人被全部逮捕,士大夫地主阶级复辟。当年8月,因为此事被牵连的商人还有官员以及其家属,被处以绞刑的人数上升至1万人,当时的皇帝被迫叫停此事,宣布不再继续追究。
这件事后来促成了“资政妥协”,皇帝宣布聘请资本家作为顾问,以咨询有关工业和商业建设方面的问题。这次事变最终让资产阶级第一次在国家高层上,拥有了非代言人性质的话语权。
1701年,内阁首辅大臣鲍大刚率其官僚士大夫党羽,因恐惧资产阶级在朝堂上的势力壮大,率先发难。检举拥有资产阶级背景的工部尚书等7名朝廷大员“出身不正”。锦衣卫在急于揽回皇权的皇帝授意下逮捕了这7人,并且将其中两人秘密处死。
随后掌控了印度锡兰等新殖民地开发的新兴资本财阀们陡然发难,集结了各地30个步兵师的殖民地军队,从四面八方向大明帝国核心本土圈展开“勤王之战”。77天之后,大明帝国皇帝下罪己诏,勤王之战结束。
这个时候正好是大明帝国第二次远征英国,舰队绕过非洲,与集中了全国之力、全部舰队迎战大明水师的英国海军决战于直布罗陀的关键时刻。
因为这一次国内动荡,远征的大明水师在遥远的大西洋上全军覆没,也用一场惨败送给了英国海军一个不败的神话
。
同年年末,大明帝国宣布废除开国延续至今的户籍制度,并正式允许农民、军人、工匠、士人等除“青楼从业者”之外所有人参与科举考试,平等拥有大明帝国公民权力。十年之后大明帝国颁布《大明公民法案》,在法理上承认除皇帝作为“天子”拥有个别特权之外,人人平等。
……
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从天启皇帝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新皇帝朱牧登基,一直就没有间断过。甚至当大明帝国的军队鏖战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的时候,都是如此。伴随着一次次的变革,大明帝国越来越开明和强大,工业革命也越来越彻底,可是那些曾经被征服的土地,却一块一块丢失殆尽。
没有人觉得可惜,因为运输能力的局限,大部分当地生产的资源都无法真正被大明帝国有效的利用起来。至于移民到那些贫瘠落后甚至野蛮的地方,大明帝国上上下下只有天启皇帝一个人觉得可行。
白送土地?开玩笑!那些地方荒无人烟的,种出粮食来卖给谁去?怎么运出去?运出去成本多高?
赋税减免?开玩笑!那是刚打下来的土地,哪天敌人打回来了,我举家搬迁过去老老小小怎么活?
强制搬迁?开玩笑!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还没到活不下去的程度,你说背井离乡我就响应号召?
再加上祖辈们的坟头谁来扫,宗室的牌位谁来祭奠?沙漠丛林那边,就真有那么多土地?带着粮食一路上走过去短则数月长则数年,闹不好还要横渡大海甚至大洋——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死在路上?
谁知道真实的历史上,闯关东出了多少土匪多少恶霸,谁知道又有多少山东汉子埋骨他乡?古今中外移民政策哪一个不是混乱不堪甚至血流成河?那种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移民说部署就部署的人,是看不见春节火车上那浩瀚如海的返乡大军的——故土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