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就是郭明明(2/4)
楼上写着——2000一平米,市中心让你住得爽。这时候的房价真是亲民啊,虽然相较于这时的收入来说,其实房价并不算很低。但郑龙此时是没有什么心思去想这些的,虽说重生之后确实拥有许多优势,但如果连第一桶金都攫取不到的话,之后的一连串组合拳都无从打出。
毕竟自己也是生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家庭,父母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小学老师,胆小怕事又没有太多社会关系,说要帮到自己事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所以,重生之后的所有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而想要成为这个世界的“郭明明”,不,应该说想要成为这个世界的“文坛霸主”,郑龙唯有靠自己!
而这第一桶金,就必须从青春文学身上找!
2001年到2006年,是青春文学鼎盛的时候。从广义上来说,90年代末期的《花季雨季》算是青春文学的****,但狭义上的青春文学,就是从萌芽杂志以及其所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上出现的。
青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写一些校园和初出校园的年轻人的故事,大多数是些情感纠纷,兄弟友谊以及一些有关青春的意识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青春文学都应该算是不可忽视的一条线路,俄罗斯的屠格涅夫有《初恋》,日本有完整的青春文学系统,中国台湾地区更是盛产青春文学电影,例如杨德昌和侯孝贤等等。郑龙最喜欢的一部台湾的青春电影,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而说到日本的青春电影,则应该算是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以及《花与爱丽丝》吧。
想当年的文艺青年,言必称岩井俊二,音乐必听朴树,电影必看吕克贝松。然后把这些元素统统加到文章里搅和一通,就成了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的高端作品了。
虽然在后世,这些作品看起来相当幼稚,可是在当年,可是赚足了少男少女的热泪和银子。
当然,从06年开始,网络文学大潮涌现,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被分流了,从此出版业一蹶不振,青春文学再不负当年之勇。不过,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青春文学都算得上是一支强大的支流,让无数的青春文学作家赚得盆满钵满。
终于走到新华书店,穿过前面的幼儿区以及教辅书类,郑龙径直就朝着青春文学的专栏区块走了过去。
林晨亦步亦趋地跟着。
随着书页的翻动,郑龙的心中越发笃定了——原来这个世界的文学历史并没有大的变动,甚至连具体的书目都几乎没有变化——2001年左右流行的村上春树,安妮宝贝等等继续流行,韩少也已经作为叛逆文化的代表登上大众舞台,唯有之后与其相提并论的郭明明平凭空消失了。
原因是什么?不重要。
越翻书,郑龙就越开心,甚至开始吃吃地笑了起来。
“真乃天助我也!”
一旁的林晨看得莫名其妙,用手在他面前摆了摆,说:
“你没事吧?”
“没事,今天高兴,我请你吃鱼丸去。”
“我靠,你今天发财啦?虽说一碗鱼丸也不贵,不过你这混蛋也从来没请我吃过啊…”
听了这话,郑龙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以前我确实有点太小气了,这样吧,以后我会多请你吃饭的。”
“哈哈。”
虽然搞不清楚郑龙是哪根神经出了问题,不过有人请吃饭,毕竟还是很开心的事情。
两人走了一会,就看见一家“福气鱼丸”店,进去要了两碗鱼丸,坐了下来。
这鱼丸,是东南沿海所特有的吃食,外皮由劲道鱼肉打成,内陷则是多汁的猪肉,咬一口唇齿留香,郑龙几乎从小吃到大。
最关键的是,很便宜!一碗鱼丸,在2001年的时候只要5元人民币,就算是2016年,也不过10元而已,相比于物价的飞涨,已经是很良心的存在了。
当郑龙走进这家福气鱼丸店的时候,店家几乎没有询问,就端上了两碗鱼丸。
端上鱼丸的,是一个清秀的姑娘,扎着一条翠绿的围裙,头发绑成马尾,眼睛明亮而清澈。
和郭碧婷相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