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吴族残兵(1/3)
第十一章:吴族残兵
海门关(即日后之山海关)是秦军出关的必经之路。海门关的士兵这几天很忙碌,大批秦军出关都要从海门关这座帝国最重要的关城经过,海门关的士兵少不得迎接和欢送秦军出关。
海门关总兵杜预更是憋了一肚子怨气没处撒。杜预坐在望楼上,手上窝了个暖炉缩在披风内,天边的的一抹残阳渐渐西沉。放在以往这个时候,他早在酒楼喝着暖酒和部下们瞎扯,身边还有几个娇嫩的姑娘陪酒唱曲,那小日子过的叫滋润舒坦。
到了闭关的时间,杜预起身舒了舒筋骨,正要关闭城门回城潇洒一番。不远处传来的一阵马蹄声搅碎了杜预的美梦。
“他娘的,这些个挨千刀的鸟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杜预一阵咒骂,身边的士兵早已经习惯了杜预的咒骂,这几天闭门前后才抵达海门关的秦军不在少数,杜预对秦军的咒骂自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等到杜预看清楚秦军将领仪仗旗上的字后,杜预的脸僵住了,仪仗旗上赫然写着——兵部尚书兼辽东总督彭。
这支秦军是新任辽东总督彭朝栋的亲卫!
杜预慌慌张张地丢了手中的暖炉,暖炉贱出的火星将他的披风烫出了几个大洞也浑然不知。几个士兵忍不住频频往杜预披风上的几个洞看去。
“贼他娘的!看什么看!出城迎接彭总督赴任!”杜预瞪了看他的士卒一眼,骂骂咧咧地走下城楼。这时城上不识字的士兵才知道这次迎接的秦军和以往不同,这次迎接的是秦军主帅彭朝栋也就是信任的辽东总督。
彭朝栋没有在海门关多做停留,和海门关总兵杜预稍作寒暄,补充好给养后立刻又发兵北上。在千里之外的三岔河口,秦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在三岔河附近同辽军交锋。军情紧急,他必须立刻赶到前线。
大赵贞元十三年冬,贞元帝宋宇仁加彭朝栋兵部尚书衔并赐尚方宝剑,调任彭朝栋为辽东总督并即刻赴任。彭朝栋到京师朝拜赵帝宋宇仁后便马不停蹄出关收拾辽东残局。
此时大赵中枢得到奏报,曼舒人移都辽阳,改国号为辽建元天兴并指大赵为南朝,野心昭然若揭。为显示自己的正朔地位,大赵朝廷斥曼舒辽国为伪辽,此后往来的公文当中对曼舒族的称谓由曼虏改成了伪辽。同时,宋宇仁震怒之下以陷藩失地等罪名下令将原辽东总督高广削籍。
大雪像被扯碎的棉絮的一般在空中飘散着纷纷而落,彭朝栋经过几天的急行军终于抵达三岔河。三岔河已经冰封,秦军蹲在冰面上打洞抓鱼充饥。
彭朝栋下马踏着坚实的冰面走过三岔河,他的次子彭禹乾已经在对面等他。
三岔河战役已经结束,结果毫无悬念,秦军最终以兵力上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阿奇勒的辽军,阿奇勒率八百残兵狼狈北逃。不过秦军的伤亡要比辽军惨重的多,阿奇勒的辽军伤亡一千两百多人,而秦军伤亡近三千人。
彭禹乾在三岔河对岸列队迎接彭朝栋,彭朝栋有个习惯,在检阅军队的时候喜欢下马走在受阅军队之间感受受阅军队精神士气,他也喜欢以此来判断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彭禹乾看到彭朝栋的气色不是很好,三岔河一战是秦军出关的第一战,秦军的这一仗打的并不好。辽军的两千多铁骑在三岔河拖住了三万秦军整整两天两夜,成功地掩护辽国征南军北还。最终还是以辽军主动撤出战场而宣告战役的结束。
秦军将士和往常一样在战斗结束后列队接受彭朝栋的检阅。彭朝栋走在秦军中间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现在的秦军已经不能和他三十年前在陕西带出的第一批秦军相比。最早跟随他的那一批老兵渐渐老去,补充进来的新兵多是这些老兵的子侄,这些士兵战斗力和作战经验都和成军初期相差甚远。简而言之,秦军正在慢慢腐化。
以多年征战的经验,彭朝栋很清楚秦军已经错失了重创辽军的良机。经营辽东也没有出关前徐鸿谦和他说的那么简单。
“此战我军斩获曼虏首级一千二百四十级。”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