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马尼拉之战(中)(2/3)
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耸立在山梁之上的猛虎王朝的投掷器,远远地看着十分的威武,但一投入实战,却很尴尬地发现,他们完全够不着远处的明军。一架架的投掷器,一发石弹都还没有投掷出去,便被明军的迫击炮弹一架接着一架的掀翻,边上的士兵更是被炸得满地乱窜,坡顶一时之间乱成一团。
一轮轰炸过后,炮弹的弹道开始慢慢地变短,轰击的对象变成了那些列阵而立的猛虎士府,对于炮兵们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排成密集队形的步兵方阵了,一发炮弹下去,收获便是满满的,要是他们队形散开,跑得满地儿都是,那战果可就要小得多了。
汤普森很希望明人主动发起进攻,这样,他就能依仗着有利地势对敌人造成杀伤,但他显然对于现在的战争模式还不太理解,虽然他也在海上见识过了明军火炮的犀利,但他在对面的明军阵中,并没有看到那种模样狰狞的火炮。
他的希望实现了,明人的确主动发起了进攻,但这样的进攻,却绝对不是他想要的。他非常痛苦地发现,即便是陆上的战斗,似乎也落入到了与海上一样的结局,那就是敌人总是能在极远的距离这上便对己方造成重大的杀伤。
他不得不命令他的部队向着敌人发起进攻了,在这里傻站着任由敌人轰击,也许敌人的步兵阵列都不会动弹一下,自己的军队就要星散了。而离开构建好的阵地向着敌人发起冲锋,则意味着他已经丧失了地利,再也得不到身后有力的远程武器支持。
两害相权取其轻,猛虎王朝的军队在猛烈的战鼓声中,呐喊着向明军发起了冲击。汤普森一手持盾,一手持斧,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这是猛虎王朝军队战斗的标准模样,猛将冲锋在前,替身后的士卒打开冲锋的通道。
在很久以前,明军的将领们也是这么干的,不管是母老虎余秀娥,还是野狗,和尚,甚至杨致,他们都热衷于提着刀子冲锋在前,但在火炮,步枪这些武器出现之后,他们不得不改掉这个习惯,虽然敌人还没有这种武器,但他们却看到了这样主将冲锋在前的危害,一旦不小心死翘翘了,整支部队可就是要出大问题的。
看到猛虎军队猛冲上来,明军炮队们立即开始后撤,冲阵车缓缓后退,掩护着炮组退入到了身后的军阵之中。
汤普森攻击的目标非常清楚,便是这个倒品字形的明军中军。深入虎穴,直取敌酋,这是最简便易行的打法,通常也是最有效的打法,对于两翼,他派出了两支部队作为自己的掩护,只要能拖住两翼的敌人就行。
退入明军阵中的迫击炮仍然在不紧不慢地鸣响着,对于曲线射击的迫击炮来讲,身前密密麻麻排列的明军士兵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
一发发的炮弹落入到猛虎军卒冲锋的队列之中,不停地将人掀翻,炸死。长长的冲锋距离之上,不多时便布满了冲锋士卒或死或伤的身体。
猛虎军队自觉地将密集的队形散开了,并没有人指挥他们这样做,但他们却下意识地认为这样会更安全一些。如果这些人能活着回去的话,下一次面对明军这样的攻击的话,他们就会立刻知道该怎样应付这样的局面。
明军的阵容仍然站得整整齐齐,最前面是一排排的大盾,大盾的缝隙之间,一支支弩机探出了脑袋,持盾的士兵蹲下了身子,有肩头顶着大盾,而手持大明1式的士兵则将枪架在盾牌之上。在他们的身后,是更多持枪而立的士卒。
敌人的阵形被迫击炮轰得零乱了许多,霹雳火在这个时候也适时地吼叫了起来,相比起迫击炮的威力,霹雳火恐吓的意味倒是更强一些,无数的石弹从空而落,迫使敌人不断地作出调整。
大明1式清脆的枪声终于响了起来,正在奔行的猛虎士卒们如同胸前被大锤重重地一击,不少人仰天便倒了下去。
密集的枪声持续不断地响起,一排射击完成之后,立刻后退,后面的人马上会补上来。
汤普森红着眼睛,将自己的身体埋在巨盾之后,迈开两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