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话: 回纥(2/4)
你的故事之中,似乎有些含意,好像包含某些道理?
没错,在故事中,世人也常常有类似的愚蠢行为。认为发菩萨心愿,需要不断修行,艰难辛苦,成效很慢。于是常有它念:与其旷日废时,不如速作阿罗汉,速战速决,功夫简易。
如此,就得不到自己想追求佛果。因为种下的是炒熟的种子,是不能生长。凡事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投机取巧,世事是如此,佛道也是如此。
大师所说的非常有理,是至理名言。
虽然我们信仰不同,但凡事须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不可急功好利,欲速则不达。
希望大师此次去天竺,功德圆满,求得大乘佛经。
突然间战鼓四起,黄沙滚滚,从东方冲出一支军队,是骑马快速的骑兵部队,朝玄奘与大食商队,快速冲来。
大食商人吃惊,不禁大喊:是回纥部队!
纷纷跳上骆驼,准备逃亡。没想到回纥骑兵相当快速,一转眼间就冲进大食商队中,拔出弯刀,砍杀商人。玄奘被眼前光景吓到,没想到在这,竟遇上强盗,但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大风大浪之人,双手合掌作佛印,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屹立于人群之中。
眼见旁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被杀躺下,倒在血泊之中,玄奘心中不忍,于是大声吶喊:不要再杀人了!
回纥骑兵停下动作,数位骑兵凶狠看着玄奘,大声怒骂:你在胡说些什么?死和尚!
我乃来自大唐的玄奘法师,你们既然已经抢夺财物,又何必残害他人生命?
几个骑兵愤怒,纷纷将弯刀指在玄奘颈上:臭和尚,信不信我们杀了你?
住手!
从骑兵中,走出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满嘴落腮胡,他就是回纥部队将领,名字叫做阿旺达。
在沙漠中,水与食物最重要,人也非常重要;在沙漠中,要不断的打战,才能生存下去,我们需要士兵打战。所有人都抓起来充军,要他们帮我们打战。
阿旺达看着玄奘:你是个和尚,也是个唐人。
没错,但请原谅,我绝对不会为你打战,我也不会当兵,出家人是不杀生。
这由不得你,你想生存,就要当兵,就要杀人。
阿旺达将盔甲丢在玄奘身上,强迫玄奘穿上,玄奘抵死不肯,被回纥兵连续殴打。勉强换上战袍,却不肯拿起兵器,回纥士兵越打越凶,打得玄奘倒地不起。
住手,不须再打,他慢慢就会了解到,沙漠的残酷。在沙漠中,你不杀人,人定杀你,这是不变的法则,他终究会被屈服。
一群人被回纥部队强押而走,回到回纥部队大本营,有几千个帐棚驻守,是回纥族的大军。在大军之中,有许多汉人,他们都是被强拉充军,在回纥军淫威之下,不得不屈服。汉人们听到玄奘法师来到,心中欢喜,当夜有数个汉人拜见玄奘。
法师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非浪得虚名。
法师,你是来解救我们的吗?
惭愧得很,我也是被回纥兵所抓。
我们汉人被回纥人欺侮,他们将我们当作苦役,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不如结合所有的汉人,起兵背叛回纥。
这样不妥,若被回纥人知道,会杀死所有汉人,到时会连累许多无辜的牺牲者。
玄奘法师,你的意见如何?
玄奘思索一会,向在座汉人说道:你们真的觉得很苦吗?
当然苦,回纥人简直是虐待我们,不把我们当人。
那你们认为回纥人苦吗?
回纥人怎么会苦?他们虐待我们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痛苦?
你们错了,天地万物都脱离不了生离死别,都脱不了痛苦,回纥人也不例外。回纥人生长在沙漠不毛之地,比起汉人生活在富庶之地,当然生活艰苦。而人所犯下的杀、盗、淫、妄语的行为,其起因心理动机的贪、嗔、痴、慢所产生的犯意。
杀人者时时害怕他人报复,贪心者害怕赚的钱不够多,说谎者害怕被人揭破谎言,痴心者却因迷恋而苦,这都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