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林厂长室内的谈话(2/3)
派你们去西南的,告诉你们师长,在北边安心的呆着吧!”林强生说道。高俊和董成互相看了看,他们果断的站了起来。
高俊说道:“看来,我们找错人了!”两位军人很快的和林家父子道别,开着车出了厂门。
“爸,厂子里的工人不好带吗?”林强生陪着父亲进了办公室,问道。
林向荣叹了口气,说道:“队伍人心散得很,真不好带啊!看来以前打得保票,把话说得太满了!照这个进度,明年这时候,工厂的产量也够呛能达成预定目标!”
工厂的几个领导,都没想到最大问题,会出在工人们的身上,或许想到了,但是没有意识到事情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毕竟原来他们只是家汽修厂,几十人的规模,能有什么管理。一下子把他们扩编成一个上千人的大厂,确实有点头脑发热!应该是,整个省里方面,都在头脑发热!他们伴随着整个国内工业的又一轮发飙,一起疯狂的舞起来了!这轮发展目标是:1980年,全国农业实现机械化、1985年,全国要实现石油产量2.5亿吨,要建设十个大庆、1985年,钢产量要建成年产6000万吨、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这轮新的突击猛进,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洋跃进”,其所需设备都要从国外引进,远远超过了这时国内的承受能力,不足的外汇,当然由能源型省份来承担!
像著名的宝钢项目,日本人的老旧设备和技术,要价80亿美元。1978年正值第二轮石油危机时期,日本人看准时机,在和中国谈判中,要求完全由大庆的石油来支付。这些赶超计划,都是国内因为那十年耽误了发展,所以全国上下,都希望经济发展快一些。再一个,***追求高速度的传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林强生还是很感谢这次工业建设的高峰的,否则怎么会有一家小小的汽修厂,一下子吃成了胖子,成了一家汽车制造厂!
不过,现在厂子极其需要,对工人们的精神从头到尾的梳理一遍,从而竖立他们正确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工人们彻底的融入到工厂的生产建设当中!
林强生劝慰的说道:“慢慢来吧!不要急,现在只要保证半年的产量能够突破2万辆,达到3万辆!这样这家厂子,也就能跟很多人交代了!”
林向荣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欣慰的看了看儿子,感觉自己这个小儿子真是长大了啊!儿子说的话,正是他心中想的。他也常常的这样告诫自己,新工厂、新工人,不要急。今年头半年的生产量,能够保2增3就不错了。那样自己,也就能跟上级交代了。
家里的大儿子出去当兵之后,就很少能和家里联系上,也不怎么顾家。二女儿,更是直接去乡下扎根了。家里就剩下这么个小儿子了,因此林向荣徐红梅夫妻两个,格外的疼爱林强生。
“今天那两个军人说的事,就别跟别人说了,以免什么机密泄露了出去!”林向荣嘱咐了一句。
林强生笑着说道:“那当然,没事我说这个干什么!”
涉及到国内的一些事情,尤其军事方面,上面基本上都是遮遮掩掩的。因此普通老百姓,也觉得很神秘,最好不要多打听。
接着林强生又继续说道:“不过!爸,我还真有个事!今天我去乡下,遇到了个仪表厂出来的老技师,………”
林强生把和王国禧商量的事情,和父亲说了一下。
林向荣惊奇的问道:“你想开工厂?你怎么开?国家允许吗?”
自从林强生开始搞模具,林向荣就看不懂他这个儿子了,甚至后面儿子倒卖布票,去街边上开了家小布店,林向荣都是默默的看着。
林强生挠了挠头,嘿嘿的笑道:“那就要靠父亲您帮忙了!我想把手表厂,挂靠在汽车厂之下。账目上,在汽车厂的帐上走,这样行不行?”
林向荣不置可否的说道:“这怎么行!国家不允许这个事,咱们汽车厂怎么能干!”
林强生之所以想要挂靠汽车厂,是由于不这样做,手表厂根本就不能正常经营下去!走个账,人家会要你的企业账户,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