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古怪的报纸(2/3)
的资金压力也要小很多,虽然很想让他们一次性把资金到位,但既然现在两家已经成了亲戚,自己自然也要替他们考虑一下.“好啊,这样很合适。”李玉梅终于下定了决心,不管怎么做,效果都是一样的,只要市场能够建立起来,别的都好说。
“回头我们会派一个人过来,共同和县委县政府组成一个石材市场建设开发小组,”小晨曦说道,“他也会负责我们两边的联系和沟通。”
所谓的联络员,说白了就是资金使用的监督人员而已,大家熟归熟,但是把钱放到你手里,我不派个人看着,怎么能够让我放心,谁知道没有监管会不会有人对这笔钱动心?
李玉梅自然也清楚,何况人家也是股东来着,几十万的资金在那里放着,任谁也不会放心大胆的仍在那里不管不问。
“好,”李玉梅点点头,“等我们这边的筹备小组准备好之后,我就会通知你们。”
广告的设计工作已经找专人给办妥,张岚很前卫的在这个时候采取了悬念式广告的设计,悬念是广告在十几年后已经没有了什么新意,但在1989年的时候,至少在国内,还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但张岚相信在**年,这还是极新鲜的广告形式,充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设置悬念,吸引大众的关注。起到的效果绝非报纸上面那些清一色的介绍自己的产品多么多么优秀、有怎么样出色地功能,满篇广告上面都是文字,完全让人不知所谓地广告强的多。一个是要读者看。一个是读者要看,同样的四个字,只是不同的排列方式,效果却是天差地远!
看到张岚设计的系列广告,那位设计师赞不绝口,连声追问张宗君这广告的创意是谁想出来的?自己一定要亲自拜访一下,能想出这种广告形式地。绝对是天才!
张宗君当然不能说是自己六岁的儿子想到的,只好打了个马虎眼糊弄过去。
1989年11月13日,星期一,在财政局上班的老王泡上一杯热茶,美滋滋的拿起一份齐鲁晚报翻看起来,看完头版的各大新闻介绍。最近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政策上也没有身大地变动,对于体制内地人来说,从报纸上寻找蛛丝马迹,关心国家政策的变动。几乎成了一种天生的本能。
老王习惯性的翻开报纸地第二页,眼角无意当中扫过报纸第三版,咦?好像第三版有点不同寻常?再仔细打量一眼,老王顿时就愣了:第三版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连一个字都没有!
注意力完全被第三版吸引住的老王,开始聚精会神的研究起第三版报纸上,为什么没有一个字的原因来。任谁看到这种情况,都会感到好奇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第三版会没有一个字?至于原本打算要看第二版的内容。早已经被老王忘到了爪哇国去。
会不会是报社漏印了?这是老王脑袋里首先蹦出的第一个想法。但仔细看完第三版地每一个角落。老王放弃了这种可能,报纸地页眉和页脚上面的标题都在。上面地报纸印刷日期和裁纸线很清楚,如果是漏印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漏掉,单单只剩下页眉和页脚这两点东西。
那有没有可能是排版的时候版出问题了?老王继续猜测,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侦探,很是过了一把福尔摩斯的瘾,如果是最后印刷的时候工人排版出了问题,那也不至于还会出现页眉和页脚。
是不是广告呢?老王开始琢磨第三种情况,但很快就否定了这种可能,先不说谁会花钱买这么大版面的广告,就是买了这个版面,这人的脑袋是进水了还是被门挤了,上面一个字也不印?
到底是哪个可能呢?老王心里郁闷的很,心里痒痒的,很想弄明白,总感觉自己不搞明白这件事,仿佛就心里猫爪似的难受。还是打个电话问问好了,老王拿起电话打到报社,没成想竟然打不进去!
报社的人员今天也郁闷,电话从早晨到现在一直响个不停,而且无一例外,都是问第三版的空白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报社的工作出现错误,漏印了?
报社里的人员只好挨个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