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来到西汉末年》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来到西汉末年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71394/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1/2)

三人谈完,只是让徐朗痛快地出来,憋的难受。现在,说出来,心里痛快多了。

江河行看二人都回去,来到院内一看,发现乌云滚滚,不多时,天上雷电交加。本想去逛逛长安城,看来马上要下大雨,还是老老实实歇着吧。

在屋里空坐一阵,窗外噼里啪啦响起雨声,来的有急又猛。

江河行想了想,这两天一直围绕《周礼》这书讨论,自己是否应该也认真看看,这书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从王莽到王安石等一路的改革家,都要以此书为蓝本呢?

更有意思的是,以《周礼》为蓝本的改革,无不遭受巨大的失败。

看来这书极有诱惑力,又极度不合适做改革蓝本。

江河行派人从徐朗那里将书拿来,点上烛火,坐在窗边,听着外面疾风骤雨,一边细细品读此书。

书其实不是很长,但要看明白,要费很大的功夫,尤其是江河行这种看这书特别吃力。尽管前两天有两个大学者解读过,自己也是知道大致意思的,可要读的明白也是不易。

更何况,江河行要的不止明白,他要知道为什么对那些古代的改革家来说,为何此书如此有吸引力。

雨势一直没停,江河行就这样整整看到天黑。亲兵给他送来饭菜,他才放下书,一边吃饭,还一边在想。

吃过饭,江河行命人找来纸笔,关于《周礼》,他写下他的读后感。

以前的书,都是教人如何修德,如何爱民,才能长治久安。也就是说以前很多的经典之书,都是关于领导人的道德休养问题。治理来治理去,都是人治的问题。

这本书,当然不同,这是本关于制度化建设的书籍。该书提出的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而是法律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社会系统的问题。或者说,这书将国家治理上升到法制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如何治官,《周礼》提出用“八法”治官的方针。所谓“八法”,《周礼.大宰》有这么一段:“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辩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

而且《周礼》中,对官员的各种职权职能都做出明确规定。

百官依法行事,周礼很重视“法”,涉及法的种类众多,大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寇都有对应的治象之法、教象之法、政象之法、刑象之法,还有大司马的战法,司刑的五刑之法,司盟的盟载之法等等。

凡邦治大事皆有专法,法出自王。

但是,法的上传下达是通过“授法”、“观法”等来实现。官法由高级官员掌控,并授予其下属官员,这就是“授法”。比如《周礼.地官.乡大夫》中有这么一段:“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大司徒授予乡大夫教法,乡大夫又将教法授予所属的乡吏,逐层下授。

所谓“观法”,《周礼》规定,每年的正月之吉,大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寇都必须悬法于宫门外,让万民观看,使民明法;小宰、小司徒、小司寇则要率领属官阅读在宫门悬挂的法令文告,这叫做读法。

通过“读法”,使官员牢记自己职位相应的法规,依法办事,违法失职,以“官刑”惩治。“法”是百官行事的依据,也是考查其合格与否的标准。徐朗的猜测是有些道理,那个帮助周厉王改革的荣夷公,极有可能就是作者。

这些就是周礼的法治内容。

《周礼》的法治内容相比较以前的书籍,有点是完全不同的。就像造船一般,以前的书指导造船顶多是指导不要漏水,要用木头,注意水流,注意风向等,说些原则性的话,但又让人无处着手。而《周礼》就像效果图一般,将船只清楚的画了出来。

这是《周礼》致命诱惑力的第一原因,而其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又是其致命诱惑力的第二原因。

周礼中很多关于福利制度的设计,洋溢着人道主义思想。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书之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