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长安(1/2)
三月,蝗灾爆发,好在朝廷早有准备,防灾的方法早已以文书的形式下发到关中各地,尽管最后还是有了些损失,但结果还是喜人的。
蝗灾已经过去,李世民以及几位亲信大臣齐齐松了一口气;这一个多月来,他们不但承受着蝗虫带来的压力,还有朝上官员带来的压力。
蝗虫带来的压力自是不用多说,但官员带来的压力却是要提一提。
在古代,很多人认为蝗是天灾,不可以人力制之,就是说,不管你知不知道有蝗虫,都不可制蝗虫,任由蝗灾发生。
李世民等人就受到了官员不可制蝗虫的压力,好在这个喜人的结果让那些官员全都闭上了嘴巴,不敢再多说什么。
甘露殿内,李世民端坐在书案后,享受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大臣们的奉承,直到他自己听的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才摆了摆手,让一众大臣离去。
身心舒坦的李世民有心去立政殿,接受长孙皇后崇拜的目光;可是看着书案上密密麻麻的奏章,最终没有起身离开。
刚想打开一个奏章,李世民忽然注意到书案上摆放的李佑文书;当时他觉得文书的字体很是不错,就留在书案上,偶尔比划两笔,此时见着,才想起李佑回京的事还没办。
‘这小子恐怕早已等的不耐烦了’,李世民收起文书,提笔写了一道诏书,最后盖上印玺。
合上诏书,李世民道:“李贵”。
“老奴在”。
李世民将诏书递给他,道:“先将诏书送到门下省审核,再派人持诏前往幽州宣召燕王回京”。
“是,老奴遵旨”,接过诏书,李贵的心里一阵感慨:这燕王好本事,去了幽州还能这么快就被召回!
等到李贵出了里间,李世民再次将目光看向文书,暗道:等你回来,一定要问问这字是谁写的?还有你是如何知道蝗灾与制盐之事?朕很好奇呢!
……
四月中旬,已经进入夏季,天气渐渐转暖(古代以农历月份划分,一,二,三月是春季,四,五,六月是夏季,七,八,九月是秋季,十,十一,十二是冬季)
幽州燕王府,正在处理政事的薛大鼎薛长史忽然接到长安来使的消息,急忙放下手头事,接见前来传诏的使者,同时派人前去请燕王李佑前来。
李佑的寝室之外,小七听到讯息急忙进了房间,来到床榻前,对着仍旧闭着双眼的李佑小声道:“王爷,长安有使者前来传诏,请王爷前去接诏书”。
空间内,天池的小岛上,已经突破先天的李佑悠哉悠哉的坐在河边钓鱼,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小七的声音,心中一动,出了空间。
李佑睁开双眼,问道:“知道是什么事吗?”
小七摇了摇头,猜测道:“想来是好事”。
‘好事,还能有啥好事’,李佑不置可否,收了阵法便随小七前往客厅,接了诏书。
‘没想到李世民还有点良心,竟然让我回长安,只是不觉得太迟了嘛’,李佑对薛大鼎懒散的吩咐道:“薛长史,准备一下,我们回长安”。
“是”。
李佑对回长安不上心,薛大鼎却非常激动,回到京城,升迁的机会就多,谁也不愿到外地为官,而且是这么远的幽州。
王爷回长安,不是说走就走,行李需要收拾,政事需要交接,怎么着也得三四天的时间。
想着要回长安,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但不得不给自己的母妃带礼物,李佑当即对小七问道:“小七,本王有多少银钱?”
小七掰着手指算了算,回道:“大概三十两左右”。
“什么”,李佑如遭雷轰,堂堂皇子,王爷,只有三十两银子,这是在开玩笑吗?
李佑不解的问道:“怎么这么少?”
小七解释道:“王爷,皇子公主的俸禄与正一品大臣一样,都是由禄米,人力,职田等等组成,折合每月差不多八两银子,如今我们出来四个月,再减去花销,只剩三十两银子左右”。
唐朝初期,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四千多人民币,每个月就是三万多,不知道算多还是算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