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苦难行军(1/3)
“这下应该没问题了……”
蒋玉成已经不记得,自己已经经历过第多少次失败了——从小到大,自己还从来都没有像最近这两周这样,觉得如此有挫败感……
六月的第一周,人大也进入了考试周——蒋玉成他们系属于比较早进入考试的,算上辅修课程,一周的时间就全都考完了。w好的安排,作为本科生进实验室开始了自己做的项目。
之前在实验室打酱油的时候,蒋玉成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当时他还苦于自己只能给师兄师姐打下手,迫切地期待着什么时候自己能有自己独立完成的工作。再加上许老板承诺,给自己一些容易做的项目,让自己尽快发文章,这样就可以利用学校的国奖名额出国读博……于是乎,怀着对新事物的兴奋,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望,蒋玉成干劲满满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然而,到现在仅仅两周多,蒋玉成的热情,就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衰退——有机实验这种东西,作为“教学”,或者说“表演”确实是看起来很有趣的,可是实际做起来就完完全全地不一样了。整个过程复杂而繁琐,耗时极长,而且容错性很低,很多情况下有一步做错了,后面的整个过程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甚至彻底失败需要重来都不奇怪。
现在蒋玉成开始做自己的课题了——自然也就需要自己为自己的产物负责了。之前在实验室打下手的时候,他只需要按照师兄师姐的判断去做什么就可以了——可是现在,过柱子的时机之类的,却完全需要自己来判断。稍有错漏,可能就会混进杂质,甚至漏掉产物——然后整个实验数据就会变得十分糟糕,甚至彻底不能使用。这样一来,就只能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少侠请重新来过”了——没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来“过”。
一篇文章需要大约三十组数据——而蒋玉成用了整整两周的时间,重复地做了十多组实验,也仅仅就得到了两组数据而已,其中有一组还是柱子过得不纯,混进了太多的杂物而需要返工的。老许选的课题本身确实比较简单,没有太高的难度——需要做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确定能做出来的,然而即便如此,蒋玉成依然做得磕磕绊绊,格外地艰难。
从小蒋玉成的动手能力就不好,小的时候经常毛手毛脚地打坏东西;后来大了之后,由于要给珊珊做饭,费了一番周折总算是学会了炒菜——然而他的炒菜技能,其实也就是“能把食物安全地做熟”而已……
而且,就算是整个实验过程需要的精细的动手操作和时机判断完全一帆风顺,在最顺利的情况下,实验依然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就算是操作娴熟的师姐,过一根柱子也要两个多小时,换了蒋玉成的话,需要的时间显然只多不少。整个实验组每天上午八点钟上工,晚上七点半之后才能离开——很多情况下晚上还要一直干到九点之后,一周要工作六天,每天都要以如此高的强度工作。
这样一来,每天回到家之后,蒋玉成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做别的事,直接冲个澡就睡觉了——因为每天一大早就出门,中午和晚上都不在家吃饭,跟珊珊和小琪的交流,自从漫展结束之后再就没怎么进行过;而因为晚上没什么时间,正在更新的《装甲部队》也基本上处于半撂荒的状态——跟余宝晨的交流,也因此而变少了。
“我有个想法blabla……”
“我现在在干活,一会再回你”
“……你先忙吧……”
两个人之间的短信联络,现在已经简化到了这个地步——这样一来二去,余宝晨自然也就不怎么联络蒋玉成了。归根结底,身体上的劳累,其实还是次要的——最大的麻烦在于,心累。类似的感觉,以前写作或者编程的时候,蒋玉成也遇到过——写出精彩的故事,或者是程序正常地跑起来,都是令人觉得兴奋而有趣的,而为了让故事连缀成篇,不得不做的灌水,或者为了让程序运行而反复进行的debug,都是无趣的。
简而言之,为了得到激动人心的结果,繁重而没有创造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