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质疑(1/3)
如果,88年的那起案件和之后的,并非同一凶手所为呢?
警方当年肯定也想过这个问题,连环凶杀案在做出并案侦查决定时,一定是慎之又慎的。最后88年的案子之所以跟后面的案子并到一起,就是因为在别的案发现场发现的血指纹跟88年现场发现的指纹做了同一认定。
这一强有力物证的吻合,是推动并案最大的动力。在dna鉴定没有普及的时候,指纹往往才是决定性的物证,所以这么多年办案民警在调查的时候,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些案件到底是不是同一凶手所为,但是今天,文沫想要质疑一下。
y市连环强jiān_shā人案之所以搁浅,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这其中有当初侦破手段的落后,有犯罪嫌疑人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也有警方侦查大方向不正确的可能。
李解放在他的笔记中详细地记述了98年凶手作案高峰期时,警方为侦破案件做出的各种努力,他着重提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与采集指纹有关的。98年底,凶手的猖獗与残忍,达到了空前的程度,y市人人自危,警方面对巨大的压力,上面要求限期破案,老百姓也睁着火眼金睛盯着他们,但凶手又实在够狡猾,没有留下什么能让警方侦查的线索,他们调查走访了那么多的人,犯罪嫌疑人也抓了一大批,不过最后都被一一排除。
最后专案组拍板,采集全市所有十八周岁以上,七十周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指纹。工作量是繁重而浩大的,那个时候y市的总人口大约五十万,除去一半的女性和不在该年龄段内的男性,剩下的也约有二十万人。
现在看着觉得这个数字其实挺小的,工作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繁重,但是那时候是98年,警力不足,采集指纹的设备也远不如今天这么先进。这二十万人的指纹采集工作,是由所有的y市警察,走街串巷一个一个采集来的。
往往一个派出所五六个民警,对应需要采集的人数。就要好几千。这是一个需要细心与耐心的工作,同时还必须兼顾速度与效率。因为当时没有人知道,如此大规模的人海战术,从大海里边真正下网去捞着一根针的时候,会不会惊动凶手。
惊动他的后果有两种。一种就是凶手外逃,从此离开y市,如果他真的决定隐姓埋名下去,警方想再找到他,就不是大海捞针那么简单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将只是一片汪洋大海,再也看不到那根针;另一种就是凶手狗急跳墙,以他一年之中接连作案四起的疯狂程度,在被警方逼得走投无路时,只有天知道他还会丢下多少具尸体。
摆在警方面前的。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案情就是命令,他们每耽误一分钟,就给了凶手多一分钟外逃或再次作案的时间,每个人的心里都绷紧了弦儿,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马不停蹄地走访采集着指纹。
薛千重就是工作在基层的民警之一,分派给他的任务,大约有七百余人,位于三个不同的住宅小区。薛千重那时候五十七岁,离退休还有三年。他在基层干了一辈子,真真正正属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那种人。辖区内的老住户没有不认识他的,工作开展时群众抵触情绪相对较低,所以薛千重当仁不让。主动包揽了如此大的工作量,每天骑着他那二八大杠,穿梭在小区内,挨门挨户地走访调查取证,身上背着的指纹采集卡就有二十余斤。寒冬腊月,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里。他每天能汗湿几件衬衫。
当时专案组给出的时间是十天,薛千重以身作则,顶风冒雪,加班加点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到第七天傍晚的时候,就将这七百余人的指纹全部采集完毕。57岁的年纪,已经不轻了,他还有高血压,因为工作强度大,没能好好休息的原因,血压一直居高不下,这几天都是靠吃降压药撑着,别人都劝他休息休息,他自己却不愿意在如此繁忙的时候丢下大伙跑去偷懒,摆摆手说自己没事,还主动帮进度比较慢的同事加班。
终于到第九天的时候,指纹采集工作只剩下零星短时间未在本市的人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