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与南宋同行》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与南宋同行 () >> 第二十三章 现代小商品换大宋工艺品 三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66554/

第二十三章 现代小商品换大宋工艺品 三(2/3)

过我们的小日子,有钱了,你们的病就有可能治好了。”

“我家安国有办法!”

吴大鹏发现自己竟然想说服一个年轻了二十多年的中年妇女,这真是有点傻。

好吧,现在还有的是时间,到时候再说了。

现在怎么回去才是关键。

他们开始讨论回去的计划了,大家就带什么货物有一些争执,这都是小事情。

―――――――――――――――――――――――――――――――

洪乔祖在朋友胡进县令家里住了几天后,感觉那个孩子好了些,便要告辞了。

胡县令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劝他,便送了他一面小镜子,说:“这是我合股的瓷器行换来的物件,据说是从海外叫殷地安国的地方来的,甚是神奇,东山玉池水晶镜……”

洪乔祖接过来一看,发现自己在里面无比清晰!

这个想必很贵重吧?他推脱不要。

胡进县令说:“某手中还有两块,听闻商行中也有几十块,此物只能在临安府方可卖出高价了。”

洪乔祖又低头看了一下那个所谓的东山水晶镜,看到自己的眼里竟然闪着好奇的光芒……这是还没有悟透啊!

洪乔祖对胡进县令说:“看得清明又如何?”

这个时空,士大夫们喜欢禅宗中的“机语”,也正是他们推动这种文字禅的发展。

“清便是明,明便是清!”

两人相视一笑,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事实上双方未必能明白。

南宋时士大夫们或知识分子们迷恋禅学。

这个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维,其大意是废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觉得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法子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

在南宋之前,禅宗就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

但是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容易引起非议。

禅宗这一改,和尚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

这其实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当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时,而禅宗巍然犹在。

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到了南宋时其完全为中国所同化。

禅宗还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不靠佛经传播,六祖惠能就是个文盲,他那个著名的偈语都是别人代题的,文盲都能懂,还有谁不行。

这个就不能不说它吸引人了,禅宗呢,只是靠公案传法。

公案就是高僧的言行事例,说白了就是段子。于是,佛教迎来了段子时代,你想想,佛经多难啊,《金刚经》就有四五千字,还都是玄妙的理论。

现在不用了,禅宗给你讲几个段子,段子大家都爱听,这简直是传播界的大杀器。

比如这个段子,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翠微答:“给我拿过禅板来。”

龙牙拿禅板给他,他接过便打龙牙!

龙牙又问义玄,义玄说:“给我拿过蒲团来。”

龙牙拿蒲团给他,他也是接着便打!

禅宗有些耍流氓,别人跟你讨论哲学问题,他上来打你一顿,这个叫龙牙的和尚挨了两顿打,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达摩西来意,这两个禅师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但是打了人后,两人的逼格还飞上天,这他么简直是行为艺术。

公案里头还有一种,打机锋,比如刚才那两朋友之间的对白也算是了。

还比如这样: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答曰:庭前柏树子。

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抖机灵啊,但是抖机灵大家都爱。

尤其是士大夫很喜欢这种高智商游戏,还比如苏东坡跟佛印的机锋,这就是禅宗的一个贡献,抛弃佛经。抛弃佛经之后,佛教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

有个小伙子追求女孩子被多次拒绝,于是去庙里找一位禅师求助,禅师抓来一只鸡,用绳子拴住一只鸡腿,然后放开

状态提示: 第二十三章 现代小商品换大宋工艺品 三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