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归降(1/2)
众将士还不肯相信,强大如此的辽国,居然会这么轻易就被灭了?
但捉住了耶律洪基和耶律浚,这终归是做不得假。?要看书
种诊也知道,这是泼天的功劳,连忙派出十万人马,“护送”辽国皇室回京献俘。
他虽然也知道,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这简直是旷古绝今的大功劳,有谁比得上他?身为主帅,主持灭国之战,不仅一举挫败强敌,还活捉了对方的皇帝。这功劳不要太大,就是当年的太祖,也不曾有过啊!
此刻种诊的心中,闪过的是“功高震主”四个字,不禁有点后怕。只是现在并非是收手的时候,辽国虽然宣告覆灭,但是残兵没有收拢,还有诸多王公贵族没有投降。除了契丹人之外,还有各个部族,也都是和辽国面和心不和的。要想彻底征服草原,要么让他们归心,要么将他们干掉。
趁皇帝还没下旨让他班师回京,还是做一些对大顺有利的事情吧。不然的话,下次领兵,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留下五万人马看守临潢府,他亲率二十五万大军,亲征西北。
奈何禁军之名,早就响彻草原。所到之处,无不臣服。
粘八葛部、北阻卜部、梅里急部、萌古部、敌烈八部、茶扎剌部、室韦、奚族、回拔部……无不望风而降。
种诊的做法也很简单,收缴了兵刃,只留下几副弓箭,让他们有猎可打。??????一看书ww?w?·没有了兵刃,这些部族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等了一个多月,终于把章给盼来了,他带着好几十个十品官,在禁军的协助下,逐一帮这些部族的牧民,划分了自己的草地,确立了一致的政策。至于先前的贵族,特权全都被剥夺,废除了奴隶制。
而牧民,只需要向大顺朝廷交税,再也不用向这些贵族上交马匹牛羊了。
这样一来,草原上万民归服,皆道大顺仁政,盼来了好日子。一传十,十传百。大顺的草原政策,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如果人人都有饱饭吃,何必打打杀杀?草原人虽然不怎么识字,可他们也不傻,知道谁是真心为他们好的。
只是那些归降的贵族,悔得肠子都青了。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他们不投降的话,已经是死尸一堆。投降了,还能保证自己的财产,甚至一视同仁地划分了草地。
当然,这些贵族的草地就小得多了,然而他们也不太在意,毕竟他们还有大把的金银。
人心思定,当得知了种牧草这一项绝活的时候,牧民也知道,再也不会挨饿了。又过了半年,一条直道,已经修筑到了大漠深处。甚至一些牧民,也不要工钱,帮他们修筑。牧民们知道,要想获得中原的瓷器、漆器和茶叶,要想和汉人的商贾做生意,则必须有一条可供行走的道路。
不得不说,这是章他们洗脑的结果。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有了路,才能通财。
有了牧民们的相助,直道修筑得很快,就连驰道,也通到了临潢府。有了这样的道路,不出半年,草原再次兴旺了起来。源源不断的牛羊马驼,被送到大顺境内,而瓷器、漆器、茶叶,也从中原,运到了草原。
甚至有些商贾认识到草原上有无穷的商机,还特意在草原里设立起了羊毛作坊,专门收购羊毛做成大袄,再贩卖到中原。而草原上的牧民,经过商贾的指点,甚至还圈养起了鹿,隔三五年采一次药材,甚至还有商贾专门收购各种奶制品,说是人吃了,能强身健体。
牧民们创收的途径多了,腰包鼓了,一个个都诚心感激大顺。而大顺对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讲汉话,写汉字,读汉书。甚至朝廷还专门派人到草原上授学,还规定了不论出身哪个部族,都能参加科举,到朝廷里面做官。
一视同仁的政策,也让草原上牧民彻底归了心,再也不想反叛了。
其实草原人打仗,还不是为了自己的肚子?现在有了稳定安乐的生活,谁还想打打杀杀啊?
当然,朝廷也会派出官员对他们进行管理。久而久之,围绕着衙门,竟然形成了一个城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