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1/2)
第二天一大早,小方子果然又来邀请,林天便与乔峰一起去了皇宫,王安石、苏轼、剑魔都在,一起用过早膳后,便商量着公审之事。
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堂会审,其中刑部与大理寺都是变法派大臣,可以说十成胜算,已经占了七成,再者言刑恕这人,没证据都要搞出七分证据的人也在其中,胜算可谓百分百。
赵顼兴奋的有些面色潮红,今天将是一个大日子,韩吕不能保住那近百扬州官员,那么围绕着他们的士子就会离心离德,相对而言,皇家势力就会增长,另一方面,变法也可以在北方韩吕势力范围内施行,扬州就是一个桥头堡。
一直以来韩吕所控制的路州府县都以王安石变法有背祖宗遗训、与民争利等种种理由拒绝,若是逼得急了,便动不动士子请命、粮行漕运罢市。
不错,就是请命、罢市!这种近现代象征着“民主”权力,早被韩吕大族玩的炉火纯青了。
无论赵顼还是王安石、蔡确、刑恕,对此都是无可奈何,根本没有应对办法。若是强制不准,那么就会正中那些人的下怀,“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恐怕天下士子到时就会将赵顼贬斥为暴君周厉王了。
值得一提的是,变法派掌权,虽在朝堂上对政敌加以打击,但却并不禁止他们在朝堂以外进行议论,也不禁止反对派发表自己的意见,正因为这样,二程的洛阳学说,才会作为保守派的思想大本营得以存在。
苏轼之所以会被污以乌台诗案,那是因为你身为朝廷命官,却妄议朝政,不思尽忠职守却对官家、变法冷嘲热讽,这当然会被攻击了。
至于洛阳的二程,虽然也有官职在身,也算朝廷命官,但实质上那官职只是一个名头,已经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是个空职,只不过是因为二程名头很大,不能剥了功名的权宜之计。
所以说变法派当权时,大宋上下办学、言论都是历代王朝最宽松的时代。这里面固然是因为变法派根本没有禁止守旧派说话的实力,另一面也有以此让天下百姓开口,来非议守旧派,降低守旧派在民间威望的想法。
神宗一朝,不仅在大宋历史上,属于大变革时代,而且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属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
大变革时代,各种关于变革的言论也极为繁杂,这里除了王安石的新学、洛阳的二程理学外,还有像余杭一代极为盛行的致功学说,这三家学说在大宋影响很大,其中二程理学根深蒂固,王安石新学因为变法推行,也风光一时无两,至于致功学说则势力最弱。
但林天在与苏轼、王安石的谈论中,心头却暗思这个学说恐怕生机最旺。致功学说是伴随着余杭沿海一带商业的兴盛而兴盛起来的,其中“商人的味道”极为浓重,商人最讲究实实在在的利益,致功学说的核心便是:经世致用、学以致用!功利味道极浓。
王安石曾在余杭做过通判,新学中也吸收了一些功利手段,比如他的均输法、市易法。但王安石却仍然是个恪守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人,对致功学说从根本上是反对的。
致功学说决不高谈阔论,他的发明者是真宗时代的一个商家子弟,姓沈名富,字是他自己取的,就叫致功。古代商人地位很低,他家老子便重金聘请老宿大儒为他讲学,想儿子将来也能考取功名(北宋年间不禁止商户读书科考,但在后来的南宋、元、明、清是禁止的!),哪知道这位富二代在学习的时候,唯独对陶朱公敬佩有加,而对孔圣人却鄙夷的一无是处,气得老先生气血上涌,一下便昏了过去,被救醒后,哼哼说了句:“朽木不可雕也!”将沈富逐出师门后离开,也同时这位富二代不敬圣人的名头渐渐传开了,导致士林大哗。
但是这位公子爷却极为聪慧,非但不惧,反而引经据典、言之凿凿,他家有钱,他居然将自己的观点刻板印刷,书市贩卖。
他有句名言广为人知:“太史公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圣人言:‘衣食足而后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