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3)
听着,如梦似幻的理想仙境。娘搂着大囡,轻抚着二囡的后背,享受着温馨的时刻。姨、邹姨和外姨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看着二囡的吹奏和大囡的吟唱。特别是夏侯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乐器和听到过这样美妙的旋律,坐在椅子上惊讶的双手托腮,大眼睛上,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跳动着。
过了许久,大家都不愿意打破这美好的宁静。
“真是太动听了,老朽都不愿意挪动一步啊!”国监肃立着颤声说道。在他身后,父主和尚叔并肩而立,凝神远望着夜空的繁星,就好像是在对天上闪烁的星星,默默地倾诉着心声。
我们听得入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国监、父主等一行人站在了我们的身后。
“姬卿,本主真是难为柯儿和囡囡们了。看着他们小小的年纪,就要挑起国族的重担,本主的心里也不好受啊!”父主感叹着说道。
“这样吧,今天就让夏侯上妇补上带引之礼,陪侍国监大人完礼。尚弟,你让姬卿和姬妇陪你说说话吧。走,本主到小姬房舍歇息。”说完,父主拉着外姨的手钻进了房舍。尚叔则拉着姨的手,示意了一下我娘,就钻进了姨的茅舍。夏侯姨崇敬的扶着国监钻进临时房舍歇息。我娘收拾好物事后,把我们几个小孩在邹姨的房舍里安顿好,也起身钻进了姨的房舍。
这叫什么事啊,大人们来回进行交换。我和妹妹们就是再宽容,也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物事。
眼不见为净,我们几个小孩干脆躺下,什么都不想。
一觉睡到大天亮,起来后吃过饭,两个囡囡去完成织纱网的物事,我则往神秘的印染场驶去。
来到有人把守的印染场大门口,停好鹿车,看着驯鹿申着脖子,正在吃树上的绿叶,我则在军壮的注视下,走进这间神秘的大院。
来到院内,东面的墙根下,依然摆放着一大堆桑树皮,西面的棚架下则堆放着过期的粟米粒,散发着些许腐霉的味道。院内不时有人捧着制好的桑树皮册匆匆走过。我径直往北面的门厅走去。
走进门厅,与来往的工匠擦肩而过,进入到第二进大院,院内几口沸腾的大锅里,正在蒸煮着粟米浆,锅的上方有吊架挂着一个大竹筐,筐里放着一大叠桑树皮,正在热气上熏蒸着。
北面则是一间大棚舍,里面一些工匠正在忙碌着,有的在麻布上用鬃毛刷子上浆,有的在漆黑的池水里,浸泡着上过浆的麻布,还有的则用竹筐装着浸泡过的麻布,穿过棚舍东侧的小门,往东配院的溪流里,去漂洗麻布。然后再到南面的晾晒场地进行晾晒。晾晒后直接放入东侧山丘的窑洞里。
我说为什么看不见染印过的麻布呢?原来还有旁门左道。
在棚舍所在大院的西侧也有个大棚,里面则是处理熏蒸过的桑树皮的场所。
棚内有人用磨石正在擦磨着桑树皮,但见棚内有一口大铡刀,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一块带槽的木板上,一个一尺多长的石片大刀,其中一头用麻绳系住刀头的缺口,固定在石板上,另一头则套着一个竹筒,用于手扶扎切桑树皮。
我说为什么桑树皮都是一尺见方,整齐规整的呢?原来是用刀压切的。虽然现下他们还没有掌握轴的技术,但是有我的车轱辘提供示范,这个闸刀用轴来固定压切,当不是问题。
我看着眼前的铡刀,这对距今七千年的古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发明创造。
我正仔细看着,很快印染监跑了过来。
“小大人前来,有失远迎。刚才下职在洞库房内清点染色品,这不,有人报信,急忙赶过来,还望恕罪。”印染监抱歉的说道。
“我们这里都染色些何物?”我随口问道。
“就是各类旌旗、礼幡,这是国监大人吩咐的。”印染监陪着小心的说道。
“你这院子的西面有什么房舍?”我不知如何措辞,继续问道。
“小大人,您是说西墙外面,那是一片空地,大约有一、两亩地大小。”印染监答道。
“你们想不想生产出比桑树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