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戎州往事》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戎州往事 () >> 第43章 一家人才进一家门第五节 精简下放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59050/

第43章 一家人才进一家门第五节 精简下放(2/2)

难时期,不仅有很多人吃不饱饭,还有一些人饿死了,其中就有他的亲戚。严峻的现实让老黄牛清醒了:农村他是回不去了。

***

李轼听王有才讲到这里,想起1963年秋到富城公社支农。在地里干活的农民,都是出工不出力,一个二个都是懒洋洋的。带工的一声“烧烟了”,意思就是休息了,人们就地或坐或躺,开始摆龙门阵,一摆半个多钟头,然后又重复那种方式的劳动。李轼房东姓余,原来一家人住在城里小南门,1961年时下放来的。一家6口人,4个娃儿,最大的女孩比李轼还小三岁,都是能吃不能做的年纪,一家人比队上的农民还穷。

李轼在他家住了一周,顿顿碗豆稀饭加咸菜,稀饭清得来照见人影。晚上蚊子多,又没有蚊帐,咬得李轼睡不着。只听见老余两口子说悄悄话,听得不太清楚,大概就是说家中日子恼火之类。临走那天早上,老余跟他老婆说,下午小李就走了,中午就吃一顿干饭吧?结果到中午仍是稀饭咸菜。临走时,老徐说,要不,我把你交的钱和粮票退你一点?李轼说不用了,城里日子比你们强点。李轼说的是实话,那时全国性的三年困难时期已过去,城里的日子已经比三年困难时期好多了,居民的粮食定量也恢复到从前水平。如今6年过去了,不知这家人咋样了。想到这里,回头问王有才:

“老黄牛是不是就这样又回城里来了?”

王有才说:“是这样。他不回来咋球整?老婆娃儿都不去。幸好是他老婆坚持不去,真要像老黄牛那样傻乎乎去了,这一家子人现在咋样就难球说了。”

就这样,老黄牛只有返回城市,单位原领导已经调走。现领导根本就不管他的事,说啥子新官不理前朝事,还说就是旧官在,也管不了,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老黄牛没有办法,只好干起这种临时性的搬运工。老黄牛人是回来了,户口却回不来了,从此,老黄牛成为黑户,幸好他后来出生的娃儿户口还在城里,因户籍制度规定孩子户口随母亲。

几年很快过去了。老黄牛为生活所迫,已经被磨成了现在的模样,年龄不老人却老了,被人称着“老黄牛”了。

“文革”开始,破“四旧”的浪潮过去了,一些当权的人成了走资派,不少有文化的人也成了黑帮。城市里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一些人眼里是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在一些人眼里是乱哄哄的。而这一切在老黄牛眼里都没有啥子区别。

他的全部心思是咋个才能保证一家七口人的一日三餐有着落。他是那时没有卷入文化大革命的少数人之一。


状态提示: 第43章 一家人才进一家门第五节 精简下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