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侦探作家陈容国记》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侦探作家陈容国记 () >> 第117章 闰土听中庸之道 镖师来登门请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57875/

第117章 闰土听中庸之道 镖师来登门请教(1/4)

闰土寄出去信以后,一直等他的对象、远在苏州的吉普给他回信,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回信,他精神上极其痛苦。恰好这时,奉上级中书省的指示,胡资质代表兖州官府在沣南一中办了一个“中庸”研究课题组,专门义务带领学生们,研究中庸之道的重要现实意义。这个课题组邀请华春丹、孙南、舒玉、石安、席洋洋、张局、佟府尹、金正一、韩梦、李子涛等人参加。为了让闰土多学些知识,胡资质也让他在看守超市的空闲时候,来参加。

这天,大元沣南一中大讲堂内座无虚席,胡资质代表兖州官府向学生们先详细谈了一下中庸之道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意义,然后具体开始讲解,他说:“《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孔子的孙子)所作,《中庸》一书,是子思根据孔子的语录,继承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系统阐发成篇。所以历来认为,《中庸》一书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阐发,有人把《论语》比作是修建房屋的材料,《中庸》则是房屋的基础工程,可见中庸学的重要,《中庸》也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将围绕儒家的“中庸”思想进行授课,因为他对世人影响甚为深远。有的人故意把“中庸之道”说得高深莫测,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有一个“搔痒”的谜语:“上边上边,下边下边,左边左边,右边右边,重些重些,轻些轻些,”它的潜台词就是“正好”,这种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北宋大儒学家程颐注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庸即永恒恪守中正之道。” 大家为胡资质的精彩讲解鼓起掌来。

胡资质喝了两口茶。接着说:“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则:1、致中和。

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就各得其所了。

2、执两用中。

“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一个重要的原则,“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过犹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过头和没有做到一样不得其正,即做事须恰到好处。“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弥补不及之处。这是中庸之道最基本的法则

3、和而不同。

《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这时,华春丹上来,给胡资质的茶杯中续了些水。

胡资质点了点头,接着说:“中庸之道强调“执两用中”、“中道而行”。很多人认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还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平均主义,这是对中庸的曲解。中庸包含的折中调和思想,应该算一种积极的调和。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不该认为调和就是坏事。而且“执两用中”不是简单的折中、平均,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中”是从“两端”中新产生出来的那个的“三”。是认识和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正确处理事情的办法。如何评判“中”,庞朴精妙地概括为“a然而b”、“a而不a”、“亦a亦b”和“不a不b”四种逻辑形式。而绝非(a+b)÷2。同时这个“中”的标准随具体境遇的变化而改变。《中庸》所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所谓“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它提倡的“时中”就是希望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君子能随时保持中道。历史上也存在着将中庸这种变化法则固步自封的倾向,这样中庸

状态提示: 第117章 闰土听中庸之道 镖师来登门请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