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琨华殿夜语呢喃(1/3)
石鉴靠告密当上皇帝却没有实权,虽为傀儡还是被胡人认为正统皇帝,朝中尚有不少支持者。赵国朝堂以石闵、李农为首的华夏人掌权,令各族胡人不满,华夏族和五胡族分为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中土自东周战国起,大小诸多诸侯国之间不停征战吞并,战国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成为诸侯国中佼佼者。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实力较弱的大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这些大小国家占据了中土最繁华富庶土地,百姓生活相对优渥,教化程度高。与此相对的是长城以北和广大的西部、东北的苦寒荒漠,俱是胡虏蛮夷聚居地,以游牧为生,靠天吃饭,生活艰辛,风俗彪悍。胡人对中原生出向往,长期通过劫掠方式向中原渗透,就连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对匈奴都很忌惮。在柏素云降临的虚妄色界,在秦朝短暂统一中原后便再次进入更大规模的乱世,卷入的不仅仅是秦人与其他华夏人之争,六大胡族已经翻越长城入住中原。犬戎、氐族、羌族、匈奴、鲜卑、羯族是胡人中人数最多的,其中犬戎人主要在秦国,羯人主要在赵国,鲜卑立燕国,匈奴居胡夏。氐族、羌族没有国家,基本居住于赵国,依附于石勒、石虎政权。在黄河以北,胡人数量远远超过华夏原住民,华夏人反而成为少数民族。因此,石闵、李农这些华夏少数派掌权,令羯族、氐族、羌族的权臣贵胄恐惧,本来是羯人皇朝的内部夺位很快就演变成胡人与华夏人之争。
石闵主政,内忧外患不得停歇,一连十日歇宿于琨华殿未归将军府。没有小姐、将军可以为之操心,董伯便记挂着襄国的族务和董家的产业。他坚持要去襄国监督董府的修缮也产业经营,私下存着小姐也许藏身于襄国祖屋的幻想。石闵再三阻拦,老人家犯了倔,死活要回襄国,说留在邺城怕成石闵累赘。无奈,石闵只得派府上服役的飞龙军卒跟随保护。
再说石鉴得知石闵的禁卫队长李据亲自护送董伯去襄国后,大喜过望,认为是除掉石闵的良机。石鉴当即招来弟弟石苞、中书令李松和殿中将军张才密议,李松认为李农也必须一同除去,彻底拔掉朝廷中华夏人势力。那时,石闵和李农每夜都在琨华殿忙到深夜,石闵一直宿宿于殿中,李农则有时住殿中有时回府睡觉。
董伯走后的第五日,朝中接到密报,说羌族首领姚戈仲和氐族首领蒲洪暗中与新兴王石祈往来,似乎有谋反之心。石闵与李农在琨华殿挑灯推演战事将近三更。适逢殿中将军张才值夜,忙将消息密告石鉴、石苞和李松,让他们于子时带人来,自己打开殿门等候。石苞找了五百羯族死士,在李松的接应下入了邺宫宫门。五百死士均卸下披甲,着无声软靴,背负大弓和刀剑悄然潜行,途中逢到巡逻卫士一律射杀。到琨华殿时,殿门卫士惊觉报警时,数百箭矢瞬间飞至,十几名卫士全部成了刺猬。在殿门等候的张才一边大喊有刺客一边打开殿门,示意李松带死士快速进入。
李松、张才会合后直奔琨华殿东阁,石闵和李农议事的地方帘幕低垂,数百死士们将弓箭拉满对准帘幕,万箭齐发后,张才雄赳赳地扯下成了破网的帘幕,室内钉满箭矢却连石闵与李农的影子都没看见。李松张才面面相觑之时,忽听房外石闵清朗话音:“李松张才,你们可是在寻我?”唬得两人跳出东阁,见石闵长身玉立于东阁对面屋顶上,四面回廊的房檐上站满飞龙卫,手中弓箭正对下面的死士群。
张才惊得合不拢嘴,李松疾呼撤退,说时迟那时快,飞龙卫的利箭射到,羯族死士倒下一片。石闵打个手势,房檐上飞龙卫齐齐跳下,挥舞双刀双剑,冲入羯族死士中短兵相接。可怜这些羯族死士本也是悍勇之徒,现在中计受困,彼此挤在一起施展困难,又碰到世上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飞龙卫,勉强对敌,且占且退。谁知撤退到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