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霸俏狼烟紫芦花》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霸俏狼烟紫芦花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扫盲抗战(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57607/

第一百六十六章 扫盲抗战(一)(1/2)

姥姥巡回教书也有近半年了,当起了“带孩子老师”,星期天她还和渔农们一起下地干活,忙得不亦乐乎。姥姥待人热情,开朗大方,闲下来常去几个村的学生家闯门子拉家常,很快就和湖滨乡亲们都混熟了。

她头半晌教孩子们念书,下半晌孩子们自习的一堂课,就教营生空里来跟着她认字的身带荷香湖腥味儿的渔姑们。后来捋划起那段“不可思议”的岁月,整整两年时间七百多个夜晚,只要是安排了课程,心力交瘁的姥姥从未间断过一次。虽然没有拿过一分钱的报酬,可是,她为“一溜边河崖”二百六十多名家庭妇女和青壮年、少幼儿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乡下渔农巴结日子为主,特别是农忙时节,常出现家长跑到课堂上把孩子硬拽回家放牛拾柴的情景。为了把辍学的孩子拉回课堂,姥姥放学后或周末、假期,常常约了女同伴撑舟过河下坡越岭到“一溜边河崖”渔村家访。各渔台、水庄之间来回要撑舟走大半天,每到一处,她就先找村干部商量,给群众开会,与家长谈心,为孩子补课。

有一次,她家访回来天黑了,在深湖野荡里迷了路,害怕野兽歹人,不敢停坐,一任小船在湾河里迷迷糊糊地转悠闯荡,像进入了魔鬼城一样令她毛骨悚人,头发倒立,浑身起鸡皮疙瘩,她想起了自己的闺中密友董夫人,更记起了董夫人的丈夫曹参谋长慷慨为国捐躯的壮烈事迹,浑身慢慢增添了巨大胆识和勇气,直到姥爷派的王鲤、刺泥鳅他们星夜呼喊着寻了大半天,才找到她,接上回了家。

在王鲤和她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许多农忙季节流失的学生回到课堂里,长期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姥姥既是老师,又当家长。除了上课,她还要为住校的学生煮饭、理发、进湖打柴……她还帮年幼的学生到三里地以外的井台子上洗衣服。

温文尔雅的姥姥常说:“教书育人是良心活。和种庄稼不一样,庄稼没种好,只耽误一季收成;学问教不好,那可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啊!”

多年来,她负责教授的科目,无论是平均分、及格率还是高分人数,在全博兴县各区村校总是名列前茅,还吸引了环湖桓台、高苑等县的学生前来读书。艰苦的执教生涯磨砺着她的青春膂力,为让一所教学环境、设备、师资、生源、质量、管理都差,被当地渔农们称为“六心慌” 缺胳膊少腿面黄肌瘦的草芥学校脱胎换骨,变成湖区百姓心目中的佼佼者,作为“孩子王”的姥姥不辞辛劳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奉献着。

春上,姥姥就和安碌碡、王鲤、萍子等一道到处动员妇女进识字班,她不厌其烦地给姐妹们讲不识字就不懂大道理,宣传全民抗战人人有责,鬼子不除绝没有安生日子。

可她们就像一群湖野水荡里呱呱叫,扑棱棱跳,遥处里跑着洑着觅食嬉戏,争风气瞎胡闹,散漫惯了的鸭子,还得沉着气驯化、引导、**,干着急没用,真费心劳神啊,看来“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初衷不泯,意力当强,贵在鼓劲,知难犹持,不可半途而废,唯有矢志前行。来到柳童村就像戳进了“亲戚窝子”,东家西户地先串串门,新旧话题家长里短的告白搭讪半天,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唤着,中午去哪里吃饭,姥姥就为了难,因为一进村就都说下了,叫着上他们家,甚至中间还又让孩子来提醒。

无奈姥姥只有谁家都不去打扰,转了几户业务,即径直奔村长家找张大嫂“办公”,然后,趁着四晌午快到就先悄无声息地一走了之了。

村长嫂子给姥姥掏心窝子里话说:“俺个妇道人家成天围着锅台角子转,拉孩子下坡没得出息,你知道俺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升,说实在的俺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你别隔着门缝瞅镜子自己瞧不起自己。嫂子娘家家境好,早年上过私塾,在咱这荒野水庄也算是喝过墨水的,再说好歹你也是二当家的,老二实际上就是一把手啊。”

“粗鲁人”安碌碡话一出口,自觉失

状态提示: 第一百六十六章 扫盲抗战(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