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对症下~药,解决难点(1/2)
br>
在那次军事会议后的一个月后,被命名为“天火”计划的行动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这个计划被命名为“天火”是取天火燎原的意思。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中,第二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是侦察两段长城的情况,关兴派出几支侦察小队,从两边沿着长城一路走过去,很快就摸清两段长城的破损情况。内长城这边的豁口倒是问题不大,这段时间组织了人手修复,大部分地方已经修复得七七八八了。
还有些豁口是在崇山峻岭上的,也没有修补的必要,因为估计敌人是不会选这样的地方通过的,因为爬这些山的难度比翻越一段完整的长城难多了,而且这些地方人迹罕至,很少人知道这段长城存在豁口。外长城的豁口是来不及修补了,只能派人去驻守。
来不及修补的豁口也要稍微整理一下,主要是就地取材,搬些石头或者铲些泥土,在长城断口处做些临时的阶梯或斜面,方便人马上下,这种简单的工程很快就能完成,倒也没耗费多少时间。
现在内外长城间夹住的这片梭形地带并不太平,不出动大型车队的情况下,第二师也不敢贸贸然派部队进入。驻守部队怎么去到外长城的隘口城门和豁口是个问题。不但是驻守部队,还有后勤补给也是个问题,驻守部队总不能不吃不喝吧。
思来想去,关兴最后还是决定沿着长城走。内外两段长城的大部分是完好的,在上面完全可以走人,而且两头是相接的,两段长城接起来就像个椭圆环,从一个地方出发,走一圈还可以走回到原来的地方。
至于出现破损的地方,那就只好下来走一段山路了,不过这些豁口通常不大,要走的山路很短,常常是十几米到几十米而已,影响并不大,前面又派人修建了阶梯或斜面上下城墙,一切都不成问题了。
沿着长城走,虽然绕了个大圈,路程上差不多是直线走的三倍,但是安全性却大大增强。而且不但部队可以这样走,后勤补给也可以通过这条线路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各支驻守部队。
长城虽然宽阔,但是由于建在崇山峻岭上,不断有阶梯上上下下的,还不时出现豁口,因此,走这条线路是无法使用车辆的,不过人和马走却没问题。
第二师也和第一师一样,在前期征集了很多驴、骡等牲畜,这些牲畜走阶梯和山路也是可以的,虽然速度会减慢,但是怎么都比用人力肩扛手提的好。
辎重队的人将物资固定在驴、骡等牲口的背上,让它们驮着,沿着长城一路走过去,每到一个驻扎点,就卸下一部分补给物资,卸下物资的牲口则掉头原路返回。
这样一来,辎重队员的工作还算轻松,他们只需拉着缰绳走路就行了,只是偶尔遇到豁口时,需要翻越山路比较麻烦点,大部分时间还是挺舒服的。
第一个难点就这样悄然解决了,长城上最近人流如鲫,但是却没有引起鲜卑人的注意。长城多数是建在山脊上的,依托陡峭的山势增强防护功能,而鲜卑人放牧自然避开这样的山地,尽量在平原上进行,所以,鲜卑人对于最近长城上的变化竟是一无所知。
第二师做的第二件事是派出很多侦察小队进入草原,对于这片梭形的区域采取拉网式侦察。当然,汉军是不可能穿着军装明目张胆进去的,那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幸好这个年代商业已经有一定规模,很多商人长期出入草原和那些草原部落做买卖。这些人说得好听点是做进出口生意的商人,是促进汉胡两族商品流通和文明融合的使者,说得不好听,那就是公然违背朝廷法令的走私犯,是汉奸,是资敌的卖国贼。
无论任何时代,汉人朝廷一般都有严令禁止向草原民族出售战略物资的。最主要的战略物资无疑就是铁器,这也是造成很多胡人部落甚至连铁锅、菜刀都缺少的原因。
铁器无论在那个朝代都是禁止出口到草原上去的,其他的物资在不同的朝代,或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可能被列入禁运之列,这些物资包括:粮食、食盐、茶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