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3)
意,就让自己落到那种境地。黛玉说的认真,惜春也听的认真。最后,还告诉惜春如果真的有了什么困难,也可以去林家求助。不说别的,庇护一个出家人的能力,林家还是有的。用过午膳,稍做休息。黛玉便告辞离去了。离去前,因贾母及贾家众人都知道了黛玉这几年是不会再来京城的,便让几个小辈都出来送送林黛玉这个表姑妈。
黛玉看着站在前面的贾兰及巧姐。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原书中,巧姐的判词中的‘狠舅奸兄’的‘奸兄’指的是谁了。环小子,对不住了,表姐冤枉你了。
之前一提到‘狠舅奸兄’,就以为是在说王仁和贾环。王仁是巧姐的舅舅,但贾环却是巧姐的堂叔呀。跟本不是什么‘奸兄’。整个京城能称的上是巧姐哥哥的就只有两位,一位是宁府的贾蓉,另一位就是眼前的这位,贾兰童鞋。
贾兰童鞋的遭遇确实让人心疼。在贾家这个满是金钱,权力来衡量的地方,无视他的人太多太多,做为这一代二房的长子嫡孙,待遇还不如巧姐一半。再多的不公平,都因着两人母亲的实力差距而一再沉默忍让。因为父亲的早逝,年纪小小的贾兰知道要想在这个家里呆下去,就只能凡事尽量忍让,而长久的压抑下来,难怪他不将贾家人当成亲人看待。
原书中,黛玉与三春并不亲近,也没一个和黛玉情分深厚的,素日待黛玉都是淡淡的,不及待宝钗七分。未尝不是因为黛玉得贾母宠爱维护,她们正经姑娘反倒靠后的原因。今时,放在贾兰与巧姐身上,也是如此。不过是幼时的嫉妒进一步发酵罢了。
贾兰之悲,源于父亲的早逝,母亲的退而不争。李纨何等人才,在与凤姐的对话中,就可以窥其一二。若不是贾珠死后,王夫人的一力打压,李纨又怎么会沉默至此。
贾家败落后,巧姐被卖入外地的娼院,刘姥姥倾家荡产赎了巧姐回来,又聘给板儿为妻。只是娼院中走了一圈,于名声也是有妨碍的。虽是乡野之间,无多少忌讳。但刘姥姥一家因着巧姐,财政吃紧,又回到解放前,心里是一定有些芥蒂的。待刘姥姥去后,没人庇护的巧姐,真的不好说呀。
这辈子,凤姐对黛玉还是不错的。黛玉的心,至从贾二姑娘迎春去逝后,就便得很是柔软。再加上,有钱底气足,一种爆发户的思维让黛玉觉得,如果花上一点钱,就能让自己的心好受一些。那花出去的钱,就当是正当消费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黛玉再看贾兰和巧姐时,立即涌出一种心痛的感觉。那都是钱呀!谁能可怜一下她小市民的吝啬情怀呢?当初不是想好了,不管贾家的破事的吗?怎么就是没忍住呢。
这月初九,易远行。林家两艘大船扬帆。
船上时间漫长,无所事事的很。黛玉闲来看了会书,叫来伺候林瑜的大丫鬟,细细问了林瑜今日的状况,“船上摇晃不定,本来就有些晕船,你回去让大爷仔细眼睛,少看点书。还有就是那冰镇的酸梅汤也少喝点,实在恶心的厉害,再喝一些。不然喝多了,容易伤胃。”
没错,林瑜这个京城长大的少年,他竟然晕船。一上船就吐了个稀里哗啦的。也幸好管家们准备的齐全,但再齐全也没用,无论是正经的药剂,还是民间小偏方,林瑜的晕船之症,就是有增无减。最后闹得无法时,喝了碗开胃的酸梅汤。谁知竟然缓解了晕船。
自那后,别的尚可,林瑜舱里的酸梅汤却是从来没断过的。
船行数日,林家的船终于到了苏州码头,回到老宅,稍做休整。第二日,便向族长递了拜贴。
因林瑜是当今天子钦定的林家嗣子,又是天子的亲外甥。又因着爵位的问题,也没人敢小瞧了这位看起来不过15,6岁的少年。所以在苏州知府及当地名流的见证下,林瑜入祠堂,上族谱一切都是顺顺利利地进行着。
事后,林瑜又以林如海的名义为族学捐了一笔银子,又表了礼谢过来观礼的知府大人。因林氏族人慕黛玉姐弟之势,在苏州的日子,不胜其烦。本来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