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放血王(3/4)
员手持的取代匕首的短刀,这就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和枪身结合的各种部件,但是却要有足够长的握把。沈擒龙设计的刀全身都是血槽,极其短小,细长,简直就是一根针。
沈擒龙解释说:“侦察员如果要用到刀,基本就是在行刺时候使用,那么,首先这种刀的隐蔽性要极高,要便于携带。其次,侦察员不是普通战士,都是受过专门的严格训练的,所以,侦察员只要挑选目标的几个特殊部位刺杀就行了,因此我们用的刀也就不必那么大型化,但是要有足够的杀伤力。”
刘贵福连连点头。
从沈擒龙画的图样上来看,这种在三棱刺刀基础上改造的短刀,更加锋利。
刘贵福的三棱刺刀刺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夹”住刺刀,这样军刺可以从容的从对方体内拔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三棱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三角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这种伤口也无法包扎止合,不好做最初的应急处理,而且伤口里面的组织还在不停的流血。
更可怕的是,在三棱刺刀扎入人体以后,会通过放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空气在体内形成大量的泡沫,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厘米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毕命。
但是沈擒龙却说,他们要用的这种刀,只要在体表几个部位点击一下就可以刺杀成功,尤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员可以用“针尖”插入人体穴位,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致人于死地。
不过,刘贵福的步枪上的三棱刺刀是直接安装在枪上的,可以折叠收起,一般不拆下来使用。
它没有扁平的刀身,只有三棱的刃口,只能刺不能砍,所以说三棱刺刀除了捅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而沈擒龙的钢刺在接近刀把的地方却是从三面接近两面,其中一边有刀刃,可以大致当成刀子割开一些东西。
徐璜智听说沈擒龙的刀的样子定下来了,连忙跑来看。
看到图样,他说:“这个能做。”
这时八路军使用最多的是从鬼子的铁路上扒下来的钢轨。
徐璜智马上取来钢材,准备为沈擒龙打造特种军刺。
刘贵福马上说:“道轨含炭量低,柔韧有余而硬度不足。如果是专门做的刀,不大规模制造,应当好好淬火。”
这时刘贵福正担心枪管的质量由于淬火技术不过关,他考虑这个问题更多。
徐璜智马上说:“那我给你用库钢做。”
库钢,指的是当年清朝八旗兵专用造武器的钢材。
这种东西,清朝灭亡以后留在仓库里边还很多,就流入了民间,现在已经不再生产了。
但是满清的库钢锋利却不能耐久。
刘贵福亲自负责淬火,用几种钢材融合使用。
一把合格的战刀,在足够锋利的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硬度,而刀身也要有合适的强度和韧性。
这些特点的最佳体现,就是盛传一时的抗日战争中的日本刀中国大刀的对决。
日本军刀是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号称强国的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的参战各国中的步兵中唯一使用的算是冷兵器时代的手动的武器的。
当时日本兵仍然大量使用军刀,而他们使用的军刀,自然是这种赫赫有名的日本刀。
日本刀刀身很窄,但由于采用精钢作为原料,锻造及淬火的工艺十分精良,因而强度很高;刀刃锋利,波浪形的刀纹清晰可见;刀鞘及护手的外形精美,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视为珍品。
而中国军队在与日军多次交战之后,也大力提倡在每个士兵携带手枪和步枪之外,都要配备中国式大刀。
这种中国传统式大刀,通体由整块钢铁打造,钢质一般;刀身特别是刀头部分较宽,长柄末端有一圆环。
虽然中国大刀无论在钢质,刀刃,工艺及外形上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中国大刀是根据实战需要而诞生的,钢质和工艺的要求低使得任何一个农村铁匠都能制造。
在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