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炮艇和加特林(2/3)
三百多斤渔获!其他三条渔船也大同小异。这四条都是拖网式渔船。没有购买捕捞量更大的围网式,是因为围网式的配备设备太多不说,还要一定数量的辅助小渔船和帮工。对在17世纪永远不缺渔场的穿越者们来说,综合效益不大。
宋士达马下下命令,让他们随意捕捞,先把自己渔船上的冷库装满。手中有鱼心中也不慌。
加特林更容易安装了。连电焊机都没用。各种参数事先都测量完毕,提前加工好了卡座。加特林的给弹方式是漏斗式弹匣,每个弹匣100发,上安装。整个加特林,用林胜利的话说,也就是他设计的这个弹匣技术含量高一些,不仅精铸,还动用了数控车床加工。
尽管加特林早都完成过试射,可是李子强非要再试一下,说,“谁敢保证它放到支撑座上后就没有变化?我要做这个世界里第一个放枪的人!”可他刚说完,远远地传来ak47的点射声。李子强懊恼地叫了一声。
伍坚强连忙接通侦察小队,那面回答说,在侦察回来的时候,遇见了鹿群,队员们误以为有埋伏,抢先开枪了。并汇报了周围二十公里范围无人群居住迹象的情报。伍坚强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才下午四点,也就是说两个侦察队放出去,在十个小时内搜索了二十公里区域,表现非常不错。这可是丛林地带。
伍坚强表扬了他们的成绩,并重点表扬抢先开枪的队员。
“对,就要以我为主,在敌境内,不怕误伤!”
伍大鹏向三叔投了一个赞许的目光,和众人一样动作迅速地站在李子强的后面。有人咨询过林胜利,这加特林的万向节只支持180度的角度。
李子强利落地压下弹匣,打开保险。得意地向紧紧抱团站在他后面的人做了个手势示意要开枪了。
他摇动着转柄,一连串的子弹向海面打去。林胜利没有像别人那样关心弹着点,而是用心看着加特林的机身,还好,颤动不大,说明蜗轮传动非常稳定。二十秒后,弹匣打光了,李子强意由未尽地多转了几下。
伍大鹏搓搓手,啊哎,真过瘾啊!刚要张口试射,伍坚强不干了,他说:“董事们,感谢你们视察工作!请作指示!”
伍坚强心里话,每一颗子弹都是用来保命的,可不由着性子让你们玩!
伍大鹏尴尬地笑了笑,说:“我代表董事会说两句――――――”
晚饭是在沙滩上吃的。各船只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外,都到了食堂大棚。食堂大棚完全是用挑选出的树干搭出架子,再搭上帆布就完活了。像这样的大棚还有三个,分别放着其他物资。由于只是暂放,所以因陋就简了。
此时,食堂大棚内充斥着新鲜树木的味道,连刚刚出锅的海鲜味道都压不住它们。
四盏明亮的电石灯在众人的头上呼呼做响,把棚内照得份外明亮。
灯光下,伍大鹏等五个人依然老老实实地排队。
“这一个得有200瓦的亮度吧?”建国安好奇地问。
“300瓦还多。要不是农村长大的,都没见过。”李子强得意地说。
孙德发努力闻了闻,还行,没闻到让人讨厌的乙炔味。这说明这几盏电石灯的机加工水平不错,封闭性能很好。
“那一次投料能维持多久?”伍大鹏插了句话。
孙德发接过话:“一公斤电石,一公斤水,三个小时没问题,亮度可调。”
李子强又说:“当初发仔把他的设计图发给我时,我差点乐死,他那是设计化学发生器呢,不是灯。看吧,我这一改,一盏灯满料时才五公斤重。要是按他的设计,十公斤都不止。机加工才是王道啊!”
“就是响声太大……”建国安有点遗憾。
“响声大?亮度低一点,声音就小了。”李子强走了过去,伸手开始调亮度。
伍大鹏问宋士达:“其他人员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等忙完这一拔儿,我们派人分别送饭。绝不会发生中午的情况。”
中午的午饭出了一点点情况。食堂由于也是刚刚上岸,就简单地做了盖浇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