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班师回京(2/3)
“别说了。”顾婉卿抬头,焦急地对他的手下道,“还不快去叫太医!”
他却摆了摆手,直起身子,将自己再次暴漏在凌亦辰的视线里。
深吸一口气,再开口时,声音又恢复一贯的清朗,“当年祁国皇后曾救朕一命,虽然是为了两国安宁,可救命之恩朕不敢忘怀,今日朕为你挡下一箭,便不再亏欠于你,从此山高水远,后会无期!”分明是在同顾婉卿讲话,可是他面对的确是城下的祁军。
这一刻,他想的,还是在为她开脱。他担心他为她挡箭会给她带来流言蜚语,所以当先做了铺垫。
顾婉卿看着左煦的背影,心中说不出的酸楚。
她听他对属下道,“传令下去,拔营撤军!”
城门开启,顾婉卿站在城门边,目送左煦坐上马车,带兵远去。
后面的车帘忽然被拉开,帘子里是左煦越发苍白的脸,他笑着,做了个口型。
他说,保重!
有水滴忽然从天而降,一滴两滴。
顾婉卿仰起头,看着雨越下越大,落在脸上身上,一直冷到心底。
她闭上眼,有温热的液体从眼中流出,同雨水混合在一处,直到再无踪迹。
四周雨声未歇,头顶却忽然晴朗,顾婉卿睁开眼,便看到凌亦辰正撑着一把伞站在她面前,他说,“皇后,你受苦了!”
一年未见,他的样貌并无太大改变,只棱角更分明了些,眼神更深邃了些,让人越发捉摸不定。他唤她“皇后”,从此他二人之间,便再无“夫妇”之称,只余“帝后”之名。
“妾身拜见皇上!”她屈身行礼,盈盈一拜。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战事已了,大军班师回朝。从下郡到京都,整整一个月。
御驾行至京城正门时,万民跪伏,百官亲迎,他们口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皇上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百官之中,为首之人,正是如日中天的顾相。此刻,他红光满面,看着正在走下马车的顾婉卿,一脸的与有荣焉。
凌亦辰携顾婉卿走下马车,走到百官面前。
百官纷纷叩拜行礼,“臣等恭迎皇上凯旋而归,恭迎皇后娘娘平安归国。”虽凌亦辰做的是割城求全之事,经过百官润色,自然变成了镀金的“凯旋”。
顾婉卿没有说话,余光轻轻地扫到凌亦辰脸上,但见他神态从容,所有情绪隐藏地滴水不漏,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这样的恭维。
“平身!”他朗声对众人道。
顾相率众人起身,他上前一步,当先禀报道,“老臣已让人在丞相府备下接风宴为皇上,娘娘洗尘,请皇上,娘娘不弃。”
凌亦辰爽朗应下,“丞相开口,朕自然赏光。”
转身走向步撵,便听手下太监大声道,“起驾丞相府!”
顾婉卿顺势跟在后面,忽听身后顾相的声音,“娘娘!”他说道,话毕,却只是看着她,良久无言,神情复杂。
顾婉卿诧异,“父亲有话要说?”
顾相却摇了摇头,“娘娘平安,老臣甚慰。”只是眼角忽然泛起泪光。
直到队伍在丞相府门口停下时,顾婉卿才终于知道,父亲为何在见到她时会露出那般神情。
丞相府外,面对着跪在门口的顾家老少,顾婉卿左右环顾,明知越礼,仍忍不住问道,“我娘呢?”这样的场合,尤其是在知道她回来的情况下,娘不可能不出现。
人群一片静默,只凌亦辰走上前来,拉住顾婉卿的手,“令慈已于三月前大去,皇后务必节哀。”
晴天霹雳!
顾婉卿仓惶后退了几步,只觉天旋地转,若不是凌亦辰及时扶住,她几乎栽倒在地。
她死死抓着凌亦辰的胳膊,仿佛这样,她的心就不会痛,她的灵魂就能站稳一般。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