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劝祁结盟(2/3)
言下之意,他无法说服自己,更别提说服凌亦辰。
所谓审时度势,重点便在这“审”和“度”二字上,而这两点,能摸清一成已是点滴智慧。
“祁国两年前还被金国打了站不起腰来,半片疆土沦丧,如今不过安生了两年,本宫以为他离俯视天下的日子相去甚远。”
这话不好听,确是实话,顾婉卿曾比江景之还了解祁国,她的话,江景之自然无从反驳。
他不说,顾婉卿便继续道,“古往今来,你可曾听过哪个国家在两个大国相争中,坐享过渔翁之利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战有一方胜,两国都会趁势吞下祁国这块并不难肯的骨头,倒时莫说渔翁之利,祁国能否存国尚有待考证。”
安国与金国,国力都比祁国好太多,任何一方在战争中胜利,不仅不会耗垮这个国家,还会增加本国士气,逼其乘胜追击。
“乱世之中,作为弱国,唯一存活的方式就是下定赌注、依附大国,再图强国。”
这个道理,江景之是认可的。
只是,“祁国为什么要选择依附安国?祁与安有夺妻之恨,以皇上对娘娘的情分,眼下怕很难接受与安国为伍。”
听闻此言,顾婉卿禁不住轻笑,笑至后来,终无奈摇头。
“金国于祁,有夺城只恨,你以为在祁皇心中,夺妻重要,还是夺城重要?”顾婉卿笑得意味深长,联想到祁皇以十城交换之事,其重要性已不必多言。
顾婉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祁国若与安国结盟,一旦金国溃败,金国内其他的势力就会纷纷涌出来,搅乱金国,这一仗可以打得金国几年内都恢复不了元起,祁国再不用花费精力防金国入侵,若幸运,也许金国侵占祁国的疆土也可以吐出来。”
“而安国也在肃清内部反动势力,加上安国有求于祁在先,安国为名誉考虑,不会趁机攫取祁国。”
顾婉卿实在太了解祁国缺什么,祁国有野心,有抱负,有团结对外的百姓,有贤明的君主,祁国唯一缺的是时机。
祁国打了太久,国力早已不堪,它需要喘口气,趁别国乱时,发展本国实力。
这个计划太有**力,以致于江景之光是想象,便仿佛已看到了前景。所有的理由都足够,他唯一的疑虑,便是顾婉卿所为的安国的名誉而已。
“祁国如何相信安国不会毁约?”国家之间,利益必然是高于名誉的,以名誉保证,并不足为信。
“安国是大国,违约不仅影响其信誉,也会让其他妄图依附的小部落望而生畏。过渡消耗声誉,虽得眼前利益,前景必然堪忧,所以,有大智慧的君主不会轻易允诺,一旦应允,便绝不更改。”
“还有一点,”顾婉卿正视江景之的眼睛,郑重道,“我相信安皇的智慧,你要相信,纵然我已是安人,不再为祁谋划,但我不会害祁国!”
事情已然说通,顾婉卿只等江景之照此上书便是。她并未打算与凌亦辰相见,不是躲避,而是并不觉得有相见的必要。有些人,相见注定如不见。
所以,四日后,当江景之迅速奔入内堂,告知祁皇到访,需要顾婉卿出门接驾时,顾婉卿还是愣怔的。
她仍坐在椅子上,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此处距祁国京城,便是马不停蹄少说也需要半个月,祁皇这么短的时间内过来,最初的目的应不是本宫吧!”
这一次,却是顾婉卿猜错了。
眼下凌亦辰已过了城门,不时便可赶到这里,江景之本该出城接驾,如今却在此地与顾婉卿周旋,他自然火烧眉毛。
“确是为皇后娘娘而来!”江景之确认道,脸上已满是焦急之色,“皇上快过来了,娘娘与我一边去接驾,我一边告知娘娘始末,可好?”
自然是不好的。
顾婉卿将茶盏放下,起身往内室走去,边走边对江景之道,“他若来了,便说本宫午睡了。他若愿意,便等本宫养足了精神再与他详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