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袭清》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袭清 () >> 第35章 少女的心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38591/

第35章 少女的心事(1/3)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晴天。

从广西望军山剿匪回来已经五天了,此次剿匪粗略统计,共歼敌匪一千三百多人,投降一千来人,溃逃不纳入计算,缴获各种物资若干,共得白银三万余两。

所有投降土匪一律押送回广州,交由张之洞发落。

黑旗军重伤不能从军的将士一次性发放奖励库平银一百两,伤好之后全数安排进机器局工作。轻伤将士每人发放二十两白银,一石白米。其余将士发放十五两白银,全体官兵休假两天。

从望军山回来,沈狱就不断的总结及反思。第一次指挥的小型战役,沈狱觉得自己没有指挥天赋,决定从此之后效仿后世,成立作战指挥部,只抓大方向,小细节一律放手。

机器局方面,好坏消息各占一半。马克沁的枪械实验室有了重大的突破,在枪械制造厂和炼钢厂的配合下已经试验成功一款水冷式机枪。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重机枪,自动功能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

子弹发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机枪,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

如此反复,每秒10余次,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这种重机枪投入量产还要一些时日,钢材如今还需要进口,各方面零件制造成本太高。

温子绍打上报告,说水冷式机枪成本过高,消耗颇大,不建议纳入使用。随后沈狱不予批复,沈狱知道,任何东西形成总是有一个过程,等机器局的炼钢、冶金技术提高了,成本相对来说肯定会逐渐减少。

鲁道夫的物理科研工作室暂时没有建树,沈狱没有催促的意思,每一种发明总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才能成功。

而,弗里茨的化学试验室却给了沈狱极大的惊喜。通过长井长义的手稿及沈狱提供的公式,弗里茨已经从麻黄提纯出甲基、安非他明(冰、毒),纯度还不算太高,但放在今时,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打从得到这个消息,沈狱便让胡雪岩大量的收购麻黄,另一边也开始着手建立生产基地,厂房上都挂了新牌匾,龙飞凤舞的用草书写着;南都药厂。按照弗里茨的提纯方式去生产,稍加培训的普通工人便能操作,大量生产问题应该不大。

康南海筹备的报社在昨日已经发刊,名字沈狱早就取好,称为《南报》,昨天第一次发行两千份报纸,刊登内容主要是黑旗军今次剿匪过程,应沈狱要求,还刊登了许多杂七杂八内容,比如机器局引资、招工,机器学堂招生……等等,内容上比以往报纸有了很大改观,其中还有一些康南海自己的维新言论在里面。

如此新颖的报纸,第一刊只收一文钱,几乎说是算作免费了。没有想到,一经发行立刻被各界人士抢购一空,康南海责令工人临时赶工加印三千份,这次收足三文钱,但很快的又是销售一空。

报纸刊登的黑旗军剿匪记,连日来在广州震动很大。各个茶馆开始有人编成故事,开始以说书的方式在传播。两广一带特别是广西的土匪最为出名,黑旗军能一举歼灭匪徒且在伤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真的令人刮目相看。

有心人开始悄悄的留意起这支黑旗军,包括张之洞在内,都没能想到黑旗军能一蹴而就,沈狱有此等领兵能力也令张之洞颇为刮目相看。

剿匪震动很大,但也只是局限于广州,其他各省也有人关注,民间却没泛起什么大的风浪,同时关注此事的还有几大洋务运动的领头人。

天津直隶总督府邸,李鸿章书房,书案上摆着一份用电报翻译过来的《南报》。

“幼樵,对于这个教书匠沈昆仑你是怎么看?”李鸿章坐在书案后的大班椅上,指着《南报》问他的女婿张佩纶。

作为李鸿章的的女婿也是首席幕僚的张佩纶轻摇着纸扇,说道:“佩伦没有接触过沈昆仑,不敢妄下定论。不过,从

状态提示: 第35章 少女的心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